来源:人工智能学习网2020-12-29 09:22:24 热度:

苹果造车,没有惊喜:电池上限无法突破,自动驾驶仍未成熟-土木日斤

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苹果汽车

苹果(NASDAQ:AAPL)造车是个公开的秘密。2016年,几位在硅谷服务于美国大厂的机器学习或视觉算法的华人科学家朋友,便曾与苹果“ secret Project ”组的人力接触过。当然,更广为人知的是,苹果专攻自动驾驶的“Project Titan”,早在2014年就立项了。土木日斤

从首发专利的维度看,苹果也是最早布局与智能汽车相关技术的全球科技巨头之一,可追溯到2011年,甚至早于谷歌与百度,几乎与华为持平。迄今苹果在汽车上的最深烙印,是2014年就已面世的“CarPlay”车载系统,这是当前中高端进口车的标配。

苹果汽车

▲苹果最早与汽车相关的专利示意图之一。来源:USPTO

尽管锚定智能汽车已有近10年历史,但种种迹象表明,当前传出的最早或将于明年秋季发布并于2022年的“Apple car”(可信度非常低),很可能不会有太大惊喜——虽然,它势必将对产业标准走向带来重大冲击。

01

没有惊喜

最重要的,我们要知道“Apple car”为何而来。

现在有个说法:智能汽车是智能手机的自然延伸,是“加了4个轮子的智能手机”。尤其背后还有极具说服力的数据支持:后者的规模远大于前者——以2019年市场规模比较来看,全球手机市场规模为5021亿美元,而同年全球汽车500强总营收超过2.8万亿美元(但很少有人提及的是它们的利润率只有个位数,而iPhone利润率则超过60%)。土木日斤

苹果汽车

▲全球15家主流汽车制造商2019财报数据。来源:盖世汽车

所以就有了结论:Apple car作为苹果未来20年的新成长曲线,将复制iPhone神话,在消费市场势如破竹。

这一线性外推式思考模式的直接结果就是,每当苹果造车传出风吹草动,距离消息源越远,舆论便越亢奋,越对苹果神话深信不疑。这样的现象,对二级市场投资不啻于一种扰乱。

实际上,仅从常识维度出发,我们便不难窥探苹果造车的意图与现状:智能汽车的研发制造路径,无非是电动化+智能座舱+自动驾驶。以这三重递进式分层逻辑为刻度,可以清晰测量苹果造车的时态。

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