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无法在飞机上使用电子设备是大多数乘客来说时间非常无奈得事,毕竟谁也不能做到倒头就睡。但好消息来了,从18日开始,东航、海航得乘客可以在飞机上使用手机了!视频聊天、朋友圈样样都可操作!
海南航空宣布开放手机使用
1月17日晚21时36分,由海口至北京的航班HU7781顺利起飞。这是中国民航史上首班开放PED(便携式电子设备)使用的航班。海南航空通过广播宣布,“从现在开始,在飞行过程中,不必再关闭手机”。而东航方面,在18日零点开放PED使用。跨过零点后,MU587航班上,旅客通过机上Wi-Fi与家人视频通话。
东航、海航分别宣布,1月18日起乘客将可以在空中使用手机,但需设置为“飞行模式”。
按照东航的要求,旅客可在飞行全程使用具有飞行模式的手机,以及规定尺寸内的便携式电脑或平板电脑、电子书等设备,但需打开手机飞行模式,关闭蜂窝移动通信功能。不具备飞行模式的移动电话等设备,在空中仍然被禁止使用。
此外,在飞机滑行、起飞、下降和着陆等飞行关键阶段,移动电话、电子书等小型PED设备不允许连接耳机、充电线等配件。
手机“解禁”后,旅客将可使用自己手机上的娱乐内容,在提供机上WiFi的航班上,旅客还能够发微信,或是获取公共WiFi上的共享内容。除此之外,“空中支付”也将变为可能,机上购买纪念品、免税品等附加服务也会更便捷。
为什么飞机上禁止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
对于飞机在飞行中禁止乘客使用手机的规定,舆论一直争论不休。支持者认为,这事关飞行安全。反对者认为,中国民航使用和欧美国家相同型号的飞机,为什么不能像那些国家一样开放手机使用。
其实,禁止飞机上使用手机的目的是是保护地面基站。
飞机在天上飞的时候,手机不免会在各个基站之间频繁切换。而且,因为飞机飞得高没有障碍,一部手机有可能连接到多个基站的信号。对此,基站之间必须协调而占用带宽。由于当时的通讯硬件比现在落后很多,乘客在飞机上使用手机会严重增加网络的负担。因此,当时的法律规定,不但在飞机上,在热气球和飞艇上都禁止使用手机通讯。
今天的通讯网络肯定不会因为乘客在飞机上使用手机而崩溃,但是在这条过时的法律被废除之前,民航界又发现手机信号对航空通信存在干扰的可能。特别是,如今的飞机越来越依赖无线电进行通讯和导航,这个问题必须先研究清楚,否则真出现问题的话很难再重新立法禁止手机使用。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2013年10月31日正式取消了机上使用手机禁令。随后新加坡、澳大利亚、巴西等国航空管理当局陆续也放开了手机禁令。
新加坡航空说明,在飞行途中使用手机不会对飞机系统造成影响,可以选择航班上的网络连接,甚至可以在滑行、起飞和着陆过程中使用手机。汉莎航空、澳洲航空、南非航空等都规定,可以以“飞行模式”使用手机,但在起飞和降落期间,很多航空公司都要求关闭手机。
有的航空公司允许使用手机,但禁止语音或视频通话,比如美联航,日本全日空也有类似规定。英国维珍航空的规定则宽泛一些,“部分机型达到一定高度以上可以开机,开启国际漫游并进行通话和收发短信。”埃及航空同样允许在A330-300机型使用手机通话、收发短信和上网。
航空通讯研究者:开放禁令是大势所趋
半个月前,中国民航局公布了民航法修订征求意见稿,这是民航法自从1996年开始实施以来的一次重大修订。对于“手机禁令”,征求意见稿中也明确提出禁止违规使用手机。违反者,可能面临最高五万元的罚款。
北京航空法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起淮律师认为,现阶段手机无线电对航空器飞行的干扰、影响及其程度,已有许多的调查、研究和理论论证。我国民航法对此问题的规定,应该综合其他航空公司、飞机制造商的处理方式,一概地加以禁止和限制是不合理的。
张起淮认为,由于手机使用的无线电与飞机所使用的无线电同属于一个波段,有可能产生谐波干扰。但到目前,没有发生任何一起因为使用手机造成飞机通讯、导航干扰的案例。
研究者谢鹰介绍,国内航线的飞机当中,93%的机型为波音和空客,5%至6%为庞巴迪、巴航,剩下的1%为国产客机。从飞机硬件来讲,国内航线正在飞行的飞机与欧美发达国家并无差别。也就是说,既然国外已经开放机上使用手机,国内航线的飞机也具备同样的硬件条件。
谢鹰说,在美国之后,这两年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已经开放了机上使用手机。目前的开放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在飞机行驶中只能用飞行模式,而不能打语音电话,而且一些航空公司要求在起飞和降落阶段不可以使用手机。
现在,东航、海航相继“解禁”手机,“大势所趋”正在造福更多人群。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