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为72岁江伯实施了同期“机器人辅助下肺癌根治+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用一个手术解决了两个难题。
据悉,这种手术治疗在福建省尚属第一例,迄今为止中国仅极少数顶级医院门诊进行过此类手术治疗。前不久,江伯回院复诊时情况优良,人体已基础无恙。
一次查出三种病,两种能要他的命
72岁的江伯因为排血便,几个月前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谁知,一检查不要紧,医生发现江伯竟然同时患有巨大直肠息肉、冠心病和肺癌三种病。和引发血便的肠息肉相比,后两种疾病更为“凶恶”,严重的冠心病随时可能导致江伯急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甚至可致猝死。
肺癌更是危及生命,不过幸好,江伯的病情尚属于早期。早期肺癌及时接受手术治疗,江伯仍有机会得到治愈,如果推迟手术时间可能导致肿瘤的扩散,江伯有可能失去切除肿瘤的机会,届时就糟糕了。
两个大手术谁先谁后?医生拍板:一起来!
“三”害相权,取其轻。该院心血管外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影像科等相关科室专家进行多学科病例讨论(MDT)后,建议江伯先把直肠息肉切除后,转心胸外科,由郑俊猛教授团队进一步治疗冠心病及肺癌。
难题摆到了心胸外科团队的面前:冠心病需要及时接受手术治疗,肺癌同样需要及早接受手术治疗。两个大手术,先做哪个对病人更好呢?
郑俊猛介绍,根据传统的手术策略,这样的病例治疗需要分两期手术处理,外科医生往往需要优先处理近期危及生命的疾病,后续再处理其他危及生命的疾病。按这样的治疗原则,也就意味着江伯需要优先接受冠心病的外科处理,二期再接受肺癌根治手术。
对于第一期冠心病的手术治疗,有两个方案可以供选择。第一个方案是经皮心脏冠脉支架植入,但患者在接受二期肺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有支架内血栓形成急性心肌梗死和围手术期大出血的风险。
第二种方案是体外循环下进行冠脉搭桥手术。冠脉搭桥术俗称心脏搭桥手术,是国际上公认的治疗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当冠状动脉阻塞严重或血供非常不足时,医生用血管“搭桥”,绕过堵塞的动脉,重新为血液流通建立一条通道。
搭桥手术有弱点:术后需要间隔长达4周,患者才能接受第二期手术治疗,这意味着有推迟患者接受肺癌根治手术而导致肿瘤扩散的风险。因此,无论如何选择手术方案,都会让江伯面临巨大的风险。
对江伯来说,跑赢时间,意味着赢得更多生机。为了降低手术风险,让患者获益最大化,郑俊猛在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后,结合江伯的检查资料,认为江伯可以接受同期“机器人辅助下肺癌根治+不停跳下冠脉搭桥”手术。这意味着能够通过一次手术解决两个问题。
心脏不停跳,搭桥犹如“针尖上跳舞”
由于江伯病情复杂、病重,手术队除了派遣精英医生外,还请机器人做手术助手。机器人手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外科技术,在精细外科手术中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据了解,目前广东省只有3个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具备达芬奇手术资格的专家在该省为数不多。
经过精心的术前准备,日前,郑俊猛为江伯施行了同期“机器人辅助下肺癌根治+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治疗。郑俊猛表示:“整个手术最大的困难是心脏不停地跳动和桥接,特别是直径约为1毫米至1.5毫米的冠状动脉通过微创小切口在跳动的心脏上进行手术,就像在针尖上跳舞一样。”郑俊猛说。在手术操作团队的努力下,整个操作过程一蹴而就。超过4小时后,手术成功完成,出血少于100毫升。
术后当晚即拔管,第二天能下地活动
江伯术后恢复非常顺利,第二天就转出了重症监护室,回到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这项手术是广东省的第一个手术机器人辅助下同步的“肺癌根治+心脏冠状动脉旁路”手术,目前为止国内只有少数一流医院实施了这个手术。郑俊猛介绍,肺癌已成为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而冠心病越来越频繁,肺癌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数量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机器人辅助同步手术可以一次完成肿瘤切除和心脏手术,同时减轻二次手术患者的痛苦,降低医疗成本,节约医疗资源,有望为当前临床治疗的困境提供新的途径。
来源:广州日报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