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易智家2019-06-21 10:48:57 热度:

5G助推机器人行业加速,将成为最先爆发的行业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大量物联网设备和工业设备已经成为新的互联网终端和第一个服务于各种传感器、机器人、自主车辆、虚拟现实等智能设备的网络。

机器人是20世纪自动控制领域最显着的成就之一。 现在全世界有近千万台机器人在不停地运转,每年机器人的销售依然维持着20%以上的增长率。 随着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和需求范围的扩大,机器人从传统制造业进入人类工作和生活领域,在结构和形态的发展中多样化,机器人系统向更高的智能和更密切地与人类社会融洽的方向发展。

现在全世界的机器人市场规模正在扩大,业界相关人员预测2025年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670亿美元。 其中,商业市场增长幅度为22.8%,消费市场增长幅度为23%,与此同时,当前全球机器人市场也正在经历从工业机器人到服务机器人的发展方向转变。

中国是世界上机器人需求量最大、使用量最多的国家,到2020年,中国机器人数量将增加到95万台,预计将超过欧洲的61万台。目前,中国机器人的研究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上还存在差距。 其中,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如:机器翻译、智能控制、专家系统及语言和图像理解不仅是人工智能需要研究的重点,同时也是智能机器人得以实现的前提。人工智能将人的智能赋予给其他工具,而机器人则为这样的智能化提供了容器与载体。

这些技术包括:

l 感知与学习( Perception and Learning)

“感知”是对周围动态环境的意识,机器人的感知通常需要借助各种传感器的帮助来代替人类的感觉,如视觉、触觉、听觉以及动感等。感知技术与智能机器人的地图构建、运动等功能实现都息息相关,通过感知技术最终达到机器人能够与人类友好共存。“学习”行为则是从感知向认知的跨越,机器人的学习将允许机器人通过学习算法获取新技能或适应其环境的技术,包括运动技能、交互技能以及语言技能等;

l 规划与决策( Planning and Decision)

这两项要素是决定机器人在无人操控的状态下通过算法得出满足特定约束条件的最优决策能否成功的关键。最常见于无人驾驶汽车的导航、自主飞行器或航海探测器的线路规划等问题,同时,还可以应用在人形机器人、移动操作平台甚至多机器人系统等处,在数字动画角色模拟、人工智能电子游戏、建筑设计、机器人手术以及生物分子研究中都能够发挥作用。目前,实现规划与决策主要依靠应用算法,理论包括人工势场法等;

l 动力学与控制( Dynamics and Control)

机器人动力学是对机器人结构的力和运动之间关系与平衡进行的研究,主要通过分析机器人的动力学特性来建造模型、研究算法以决定机器人处理对物体的动态响应方式。而机器人控制技术,指的是为使机器人完成各种任务和动作所执行的各种控制手段,既包括各种硬件系统,又包括各种软件系统。随着计算机运算能力大大提高且成本不断下降,计算机实时控制方案/控制系统的设计已越来越重要,并成为提高机器人性能的关键因素;

l 人机交互( Interaction )

人机交互是开发合适的算法并指导机器人设计,以使人与机器人之间更自然、高效地共处。随着高速处理芯片、多媒体技术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与普及,这一技术关注的重点也由计算机的反馈转向以人为中心。经过基本交互、图形式交互、语音式交互和感应式交互(体感交互)4个阶段,未来,交互方式将成为先前各种技术的结合,包括即时动态捕捉、图像识别、语音识别、VR等技术,最终衍生出多样化的交互形式,而机器人有望在未来成为体感交互的载体。

机器人的应用落地

近年来,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工业领域。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数据和预测,未来三年,世界工业机器人将继续增长15%以上,而中国的增长率相对较高,平均增长率为20-25%之间。

物流机器人为例,作为工业机器人应用的细分化,这种机器人主要应用于流通过程,从电商发展前的基本空白,现在主流的电商仓库基本实现了半自动化乃至全自动化,几十年来,物流机器人支持的自动化系统也从电子商务领域延伸到了非电子商务领域。例如,在仓库操作场景中,自动导引车(AGV)是最被认可和最常见的仓库内机器人,以及基于AGV小车的各种衍生产品:叉车AGV、搬运AGV、托盘AGV、翻盖AGV(分拣AGV)等,总结了有关仓库内物品移动的各种作业场景。 除了AGV,基于高密度存储架的穿梭车、各种协调机器人、并联机器人也在不同的场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程序、智能化机器人系统给物流作业带来了显着的利益提高。

除了工业领域,智能机器人在其他领域的存在感同样强烈。

在室内服务领域,人类服务的特种机器人能够代替人完成家庭服务工作,包括行进装置、感知装置、接收装置、发送装置、控制装置、执行装置、存储装置、交互装置等,这些感知装置将在家庭居住环境内感知到的信息传送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指令执行装置做出响应,并进行防盗监测、安全检查、清洁卫生、物品搬运、家电控制、家庭娱乐、病况监视、儿童教育、报时催醒及家用统计等工作。

在无人驾驶领域,无人驾驶汽车利用车载传感器来感知车辆周围环境,并根据感知所获得的道路、车辆位置和障碍物信息,控制车辆的转向和速度,从而使车辆能够安全、可靠地在道路上行驶,是集自动控制、体系结构、人工智能、视觉计算等众多技术于一体。

IFR的统计表明,2020年这一市场将快速增长至69亿美元,2016-2020年的平均增速高达 27.9%

另外,在一些极端环境中,机器人可以代替人类在极端环境中工作,比如极寒环境、深海环境、核污染地域、极端天气等。探测机器人要能保证探测的范围足够广,对复杂的外形环境要有很好的适应性和通过性,具有稳定高速高效的行驶能力,并有一定的避障能力、爬坡越障能力和耐磨损能力等。有观点表面,人工智能机器人可能是未来太空探索的引领者。

机器人的未来发展趋势是:软集成和硬集成、虚拟和真实集成以及人机集成。软硬结合是指机器人软件比硬件更重要,因为人工智能技术体现在软件中。数字化车间的轨迹规划、车间布局和自动送料都需要软硬件结合。所谓虚实融合,就是通过大量的模拟、虚拟现实,能够有机地结合虚拟现实和现场的实际加工过程。 人与人的融合是人与机器与机器人的三种有机融合。

随着5G的正式商业化,其高速、低延迟、高容量的特点使其在数据采集、存储和处理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5G技术突破了传统通信技术中人与人之间的点对点通信模式从零售到教育,从交通到远程医疗,从基础设施到工业制造……重新定义了信息技术相关行业,产业互联网的新生态正在加速。

5G助推机器人行业加速

5G技术和网络正在引发一场新的技术革命。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云计算和物联网将形成一个新的基础设施,用于收集和处理由大量连接产生的巨大数据资源。在网络基础设施建立了强大的平台之后,产生新的大量数据,通过构建强大的网络,发现和输入更多的环境数据、政府和企业管理数据、个人和家庭活动数据,为大规模数据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在过程中,自动化的环节和程序大量响应,依靠5G技术的探索和应用,机器人正在成为第一批爆炸的产业之一。

智能机器人的出现意味着机器人在两大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提高人机交互和数据采集处理能力,而5G技术、大数据和互联网、智能材料、仿生、微纳、3D打印、柔性多体动力学、传感和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将进一步加速以合作和集成为特征的新一代智能机器人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机器人和5 g等新一代通信技术的协同发展成为了关键。

来源:泰一数据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