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你25岁的时候在做什么呢?或是在上学、或是已经在上班?今天要给要说的这位90后小伙可是不得了啊,年仅25岁就带领学弟学妹们研发机器人,并已经获得了40多个国内国际奖项,相关国家专利30个,尽管他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再读研究生,但他已经是玄智科技有限科技公司的创立者之一。公司估值5000万。
在2017年的机器人格斗技术真人秀《铁甲雄心》中,李蕴洲所属的哈工大战队与世界一流的格斗机器人战队对战,公司开发的机器人“深海巨鲨”在赛场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展示了中国大学生的创造性,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这个优秀的90后学霸战队,作为大学生创业者,李蕴洲表示道:“年轻人不能停留在“思考”上,有梦想就付诸行动。”
多才多艺的90后大学生大一开始组队接触机器人
李蕴洲仅仅一位刚考上哈工大机械设计制造以及自动化专业的普通大学生,他个人爱好普遍,而且自小就对机械设备很比较敏感。大一的时候,他得知学校的机器人研究所在中国享有很高的声誉,所以他在班上找到了两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解为然和魏晋。在学校指导老师的帮助和项目的支持下,他们开始了机器人的研究和生产,并一次又一次地参加比赛。也是从大学里,李蕴洲与机器人建立了不解之缘。
李蕴洲
李蕴洲告诉记者,在大一时和解为然、魏晋还有另外两个同学组建了科创团队,决定设计一款爬壁机器人。但最开始,他们常常被各种问题困扰得焦头烂额。
例如,到目前为止,机器人的设计只停留在数据和图纸上,但如果把设计变成实物的话,本来的完美设计只是“在纸上谈兵”,实际的操作几乎不能进行。
“我们花了五个多月的时间研究设计,投入了大量资金,使用了我们平时积累的所有奖学金。结果,我们发现我们不能做到一半。当时,团队中的另外两个学生,一个专门学习,另一个准备出国,逐渐退出了团队。最后剩下的我们三人推翻了原来的整个项目计划,重新设计,自己把钱投入其中。 ”
这个过程非常困难。这三个人都刚刚接触到这个领域,对机器人知之甚少。他们只能提前自己学习这门课程,咨询他们的高年级学生和老师,并把剩余的时间都花在设计研究上。
李蕴洲(最右)和团队成员们
幸运的是,3个月后,李蕴洲和他的团队成员终于制造出了第一款真正的机器人产品,并代表学校在全国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随着第一次成功,李蕴洲和他的朋友们开始想站在更高的舞台上证明自己。
2016年,李蕴洲和团队成员们在经历了数个月通宵达旦地调试与优化后,“智能搬运机器人”被成功研发出来,不仅能智能识别路况以调整线路,智能运载力也有了很大提升,一举斩获了国际顶点设计大赛的唯一金奖,这也是工科领域学生的顶尖科技竞赛,于李蕴洲等人而言,这场比赛的胜利,不仅是对哈尔滨工业大学这一领域优秀的证明,更是对自己所代表的中国学子的证明。
如今核心成员身价过千万公司估值五千万
比赛的胜利,队伍的团结,无疑给了李蕴洲很大的鼓励。对李蕴洲来说特别有意义的是,他在国际顶点设计大赛上结识了哈工大电信学院的曹梦宇。曹梦宇在算法控制方面研究深入,接触到李蕴洲的团队后,双方一拍即合,2017年共同创立了哈尔滨玄智科技有限公司,于是,李蕴洲和他的团队正式走上了团队创业的道路。
从设计机器人转而成为一个创业者,李蕴洲直言学校给予了很广阔的平台和支持,成立公司是为了能将机器人运用到实际中,服务和方便生活。公司尚在成长阶段,共有50人,基本都是哈工大的学生,研发的产品有基于无线射频的模块化小型格斗机器人、家庭管理智能机器人和自主导航越障搬运机器人等,另一联合创始人魏晋担任首席技术官,不仅提供技术指导,更是每天亲自上阵参与设计。
李蕴洲告诉记者,他自己的一天安排得很满,白天除了研究生专业课程,课余的所有时间全部安排给了公司。目前的工作很辛苦,通常课程一结束,大家就会赶来公司,工程部的技术人员负责算法、设计、建模,制作机器人实物成品,组织运营部的工作人员要做文案,研究市场、核算财务以及培养新进人才。晚间是团队的会议时间,对一天工作情况进行总结,讨论第二天的任务。技术部的人员普遍凌晨2、3点休息,李蕴洲更是如此,睡前还要查看机器人方面的学术论文,他说,既然当时进入了这个领域,就要做到最好。前几日,成员们为了机器人的修改设计挑灯夜战,如今刚稍微放松一些。
作为一名年轻的企业家,李运周对公司的未来发展有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以下措施正在稳步实施。采访结束时,他说,如果年轻人只停留在“我想创业”和“我有一个梦想”上,就此打住,那是完全没有用的,最好采取直接行动。要真正实现特定的目标,就要踩更多的“坑”"年轻人必须勇敢地战斗,任何经历都将成为宝贵的财富。"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