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此文是根据作者于2019年5月在浙江宁波余姚举行的第六届中国机器人峰会上的讲话录音整理摘编部分而成,题目为编者所加。2019年5月8日至10日,第六届中国机器人峰会暨智能经济人才峰会在浙江宁波余姚举行。在9日下午的主旨论坛上,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于海斌作了主题为《工业互联网——互联网+制造业的一种范式》的主旨报告。于海斌在工业通信与实时系统理论,分布控制系统技术,工业无线技术,网络协同与智能制造等领域有着多年研究的经验,他详细地为大家分析了工业互联网的真正内涵。
在报告中,于海斌表示,美国人提出工业互联网时讲了三件事:设备、人与数据。国内的研发过程也同样,最后新技术的驱动的枢纽还是人、设备、数据。
两者是彼此相互依存
工业发展到今天,制造还怎么做呢?于海斌表示,当国内提出计算机集成制造,用计算机或是信息技术与工业制造技术相融合的时候,做机器制造和做信息技术的研究人员都说自己的那部分重要。事实上,两者是彼此相互依存的。国内的工业制造,包括基础装备,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从技术进步的角度而言,要向哪个方向发展呢?工业制造需要与信息技术相结合,需要实现工业大数据应用,实现工业万物互联。
互联网+制造必须要跟实体经济结合
面对如此情形,于海斌认为,互联网+制造必须要跟实体经济结合,真正创造财富、拉动就业和推动科技创新的还是制造业。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切忌不同领域的专家仅仅基于各自领域的圈子,需要实现真正的多领域融合。需要站在全局统一的角度和高度,推动这项事业的发展。这是进步的关键。
科学研究要做最关键的
于海斌重点强调,科学研究的使命就是要解决最关键的难题。人工智能怎么解决目前工业制造面临的问题?没有明确的答案。麦肯锡2018年发布将来有多少工作岗位将被代替,这个结论是从劳动力市场调研的结果。而事实上,工业制造从产品设计、规划、生产、量产、使用,其过程有成百上千项。这些过程的集成,迫切需要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支撑。没有数字化和智能化,这些过程就不能脱离人的大量参与,知识过程的自动化就难以实现,也就很难支持制造过程的全局自动化和智能优化。如何用技术系统替代人的智力劳动,应该是人工智能发挥力量最重要的环节。
只有从产品策划到产品生产工艺全过程,都能无人化的时候,才能实现个性化定制。譬如,从设计到制造的过程中还缺少什么?正好是数字空间和物理空间交合的地方,是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的领域。
相信未来的创新公司,对制造业推动会主要在这些领域发挥作用。谁能抓住这一趋势和机会,就可能推动制造业的革命。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