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美国公布5月11日公布加征关税的中国商品清单,税率从原先的10%调整高达25%!5月13日,央视新闻义正言辞批判美国贸易战行为,中国政府宣布对美国关税反制措施,从6月1日起对600亿美元美国进口商品提高关税税率,分别加征25%、20%和10%关税。
在美国的贸易战清单中,涉及航空航天、信息科技、通信技术和机器人等行业,包含约1300个独立关税项目,紧固件、弹簧、轴承等通用机械零部件也被列入。
这份美方公布的贸易清单中,明确表示如下几点:
1.从6月开始,在12个月内将贸易顺差减少1000亿美元,在随后的12个月内再减少1000亿美元。
2.在《中国制造2025》计划中停止对先进制造业的所有补贴。该计划覆盖10个领域,包括飞机制造、电动汽车、机器人、计算机微芯片以及人工智能。
3.接受美国可能会限制涉及《中国制造2025》产业的进口。
4.采取“直接的、可验证的措施”,阻止网络间谍活动进入美国的商业网络。
5.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6.接受美国对中国的敏感技术投资和限制,不进行报复。
7.将目前平均10%的关税下降至与美国相同水平——在美国,所有“非关键部门”的平均关税均为3.5%。
8.全面开放中国的服务业和农业,让美国进入充分竞争
随之内地农田与人力资本成本费慢慢提高,内地公司竞争能力没法再依靠廉价的劳工与农田成本费,正由于这般,内地自动化技术产业链积极主动掘起。中国大陆有许多制造商。仅仅在五六年时间里,他们的工厂已经从全劳力转向自动机器人,这已经成为解决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办法。根据2018年的统计数据,如今,机器人在中国大陆的使用量高达世界总量的30%,中国大陆已经是一个工业机器人应用大国。
数据给了中国很多决心
在科技创新的专利方面,根据2018年“全球人工智能专利资源发展概况”统计,大陆的人工智能专利数量达34,000件,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以特种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为例,因为它们还处于市场化的早期阶段,与工业机器人不同,工业机器人显然已经成为龙头企业,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工业领导者,而大陆的特种机器人已经逐渐成为工业化机器人。这些特殊的机器人可以在公共安全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如地震、极端天气、火灾等。
人民日报5月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迎来开门红: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总收入1.3万亿元,同比增长14.9%。技术收入增长较快,实现技术收入2171.6亿元,同比增长23.7%;电子与信息、先进制造领域、新材料及应用技术等重点高新技术领域增势较好,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7.4%、11.4%、11.3%;企业科技投入活跃,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合计508.4亿元,同比增长20.9%。
这是科技新动能推动经济行稳致远的一个缩影。来自科技部火炬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2月,我国168家国家高新区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9万亿元,同比增长9.3%;实际上缴税费2909.6亿元,同比增长12.4%;营业收入利润率6.1%;园区新注册企业数4.6万家,同比增长11.6%,创新创业持续活跃。截至2月末,国家高新区固定资产投资4419.6亿元,同比增长7.4%,增速高出全国增速1.3个百分点。
今年正式启动的科创板,为那些掌握核心技术、潜力巨大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打开了新的融资大门。截至5月8日,科创板已受理企业达到103家,总拟募资金额突破1000亿元。这将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对创新型经济的支持作用,为企业创新提供动力。
在知识产权方面,知识产权创造量质齐升。今年1—3月,我国发明专利申请34.1万件,发明专利授权11.6万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50.3万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7.5万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15.7万件,外观设计专利授权11.9万件。其中,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授权量和拥有量均比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表明创新主体的创新意愿持续高涨,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尤其在新兴的机器人产业以及制造行业,创新发展迅猛。
根据ChinaRoboticsMarketForecast研究报告显示,大陆机器人市场近几年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预估2017~2022年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26.9%,而2022年的机器人市场规模可望达到805.2亿美元,于全球占比将高达38.3%。(此预测资料包含终端使用于机器人本体、相关的软、硬体,以及谘询和系统集成服务方面的总支出)。
只是相较于欧、美、日的机器人发展,大陆的自动化机器人发展起步相对较晚,部分核心技术也还落后欧美日的脚步。根据大陆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大陆涉及机器人生产的企业已逾800家,其中超过200家是机器人本体制造企业,不过大部分以组装和代工为主,其中有许多企业是接受政府的各式补贴。
美国的机器人市场
反观美国,美国是工业机器人的发源地,但是在制造环节却没有形成规模,但不能说美国机器人产业并不强大,我们看到早在1962年就研制出世界上*台工业机器人。比起号称机器人王国的日本起步至少要早五六年。经过40多年的发展,美国现已成为世界上的机器人强国之一。
美国一直试图把控高端机器人的研发制造,美国政府一直将技术路线的重点放在研究机器人软件及军事、宇宙、海洋、核工程等特殊领域的*机器人的开发上,这也使得日本“钻了空子”,在工业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美国的机器人在航天、军工、医疗、教育方面仍然具有巨大优势。
美国政府从2010年之后一直鼓励产业界开发下一代机器人,例如协作机器人、智能感知、自学习型机器人,其实是将更多的数字化技术应用到机器人身上。
美国《机器人商业评论》在2017年公布了它们的第六个年度“RBR50名单”,类似AlphabetInc、AmazonRobotics、AutonomousSolutions、BostonDynamics、IAMRobotics、IBM、IntuitiveSurgical、LockheedMartin、LocusRobotics都是目前美国机器人产业的带头者。
美国机器人技术整体仍然是世界先进的,而且在下一代智能机器人领域相当先进,在当前传统场景使用的机器人很少见美国产品,但这并不意味美国没有技术储备,很多时候我们认为美国竞争力下降了,落在了后面,但很有可能成长曲线是一条螺旋机构,他其实在我们上方。
《机器人报告》(TheRobotReport)的出版人兼主编MarkCuban称:美国目前不拥有任何一家世界先进的机器人公司,我希望特朗普总统能够在机器人技术上投资1000亿美元。我现在考虑问题的三大宏观背景:一是中美博弈激烈可能导致中美政经脱钩;二是中国按目前发展速度,GDP十年后超过美国;三是新技术蓬勃发展,机器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未来十年广泛应用。一决定了我们要多关注世界其他地区,大力推进一带一路;二决定了我们做事的标准未来十年要按世界上*的标准来,如法治、新闻传播、社会福利、教育能否世界上*?三意味着需要快速推进技术应用,并用我们的价值观驾驭技术。
在今后的20年里,机器人将代替14%的工作。 根据周二的报告书,经合组织今后15年至20年,全世界14%的职场有可能代替自动化技术,另外32%的职场有可能面临重大变化,50%至70%的概率有可能代替,经合组织就业、劳工和社会事务负责人斯卡皮特说,变化的速度将是“惊人的”经合组织表示,就业变化对一些工人的影响比对其他工人更大,尤其是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年轻人,以及更有可能就业不足和从事低薪工作的妇女。报告指出,目前经合组织国家七分之一的工人是自营职业者,九分之一是临时合同工。70%的员工缺乏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
你觉得美国贸易战会对中国机器人市场造成哪些影响呢?欢迎下方来讨论哦!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