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摘要:一个名叫Cyborg的写稿机器人主导的新闻行业正在悄悄地出现。它能够帮助记者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数千篇相关文章,并且占了三分之一数据。这是相当惊人的!
现今社会,机器人代替人工作已经不是新鲜事了,许多人都担心着未来的某一天,自己所待的岗位也被机器人所取代,这不,又一行业人员要担忧了,那就是新闻媒体行业,一国外知名媒体报道,一款名叫Cyborg的写稿机器人主导的新闻行业正在悄然兴起。它可以帮助记者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数千篇相关文章,并占数据的三分之一。这太神奇了!
AI机器人秒速抢发
不仅在国外,国内也已开始尝试应用写稿机器人。2015年9月,腾讯财经发布写作机器人Dreamwriter;2016年5月30日,第一财经发布写稿机器人“稿王”;2016年8月,里约奥运会期间,今日头条写稿机器人“xiaomingbot”以2秒的生成时间进行赛事报道,平均每天发布45篇稿子;2017年1月17日,南方都市的写作机器人“小南”推出首篇300字的相关的春运报道。
跨领域的多面手
机器人在新闻通讯领域的应用范围能够说成超級令人震惊的。更让大家感觉惊讶的是,许多机器人所作的稿子并不容易反映出显著的生涩感。反过来,很多稿子读起來却是非常简洁。他们永远不会感到疲倦,他们的工作效率和能力将始终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而这些,我们人类记者目前无法实现。
实际能力有限
然而,在一些大型手稿中,主流观念仍然提倡“人机合作”的概念,以防止出现错误。目前,机器人它不具备人类的逻辑思维能力,也不具备深厚的概括能力。它只能清楚地描述一个最基本的新闻事实。因此,人类记者应该从事创造性和高智能的手稿创作,并将一些机械化和低级别的手稿创作交给机器人。
是否替代记者?
那么,新闻记者的铁饭碗会不会被机器人抢走?当然,小编也说不出准确答案。但就现阶段看来,AI机器人创作的行业大部分都关键密集在企业财务报告、消息汇编、体育比赛及其气温报导等讯息上。
事实上,媒体人的下岗并非是因为技术,而是业界随时代一起前进的结果。未来,在万物互联的背景下,这一领域的专家将为全媒体记者描绘一幅更加“科幻”的场景,编辑部门将是机器人和人类编辑的世界。
面对汹涌而来的人工智能浪潮,人们真正需要机器人为新闻做什么,他们想要达到什么效果?从传播效果的角度来看,归根到底我们还是要问一个问题,那就是,通过机器来帮助新闻传播和新闻写作需要产生什么样的传播效果?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