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17-02-09 10:34:00 热度:

安全事故集中爆发 无人机多领域遭遇窘境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2月7日,不少民航人士都转发了一条消息,“一架无人机闯入松山机场管制区,影响多架航班起降”。事实上,近一个月以来中国内地已出现多起无人机影响机场正常客机起降事件。除安全事故外,关于无人机企业倒闭、业绩下滑、大幅裁员的消息也在近期频出,让一度风光无限的无人机企业倏忽遭遇寒潮。对此,不少业内呼吁,集户外娱乐、旅游拍摄、物流运送、勘探等职能于一身的无人机虽然潜力巨大,但安全问题始终是一大短板,主管部门应加强监管和引导,而跟风进入的各路资本也应尽快回归理性。

安全事故集中爆发

忙中添乱,根据公开消息,在春节前后,中国内地已经发生了多起因无人机引发的安全事故。2月5日,昆明长水国际机场透露,该机场净空保护区近期连续发生多起无人机非法飞行事件,对飞行安全造成一定隐患。目前机场公安部门正在对此做进一步调查,将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2月3日下午,深圳机场(7.990, -0.02, -0.25%)有航班机组报告在起飞及落地过程中发现不明升空物,导致多个出港航班延误。2月2日晚,绵阳机场附近上空发现不明飞行物,导致航班延误或备降。而在1月15日,也有人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附近升空无人机欲近距离拍摄民航客机,当地警方1月16日证实该拍摄行为属实,其行为影响了飞行安全。

安全事故集中爆发 无人机多领域遭遇窘境

一时间,无人机成为威胁民航安全的敏感词。因为各种升空物如果与民航航班发生撞击或被吸入发动机,可能造成机毁人亡的严重后果。依据有关法规,机场跑道两端各20公里、两侧各10公里的矩形区域为机场净空保护区。此区域内,任何航空器或升空物未经批准都严禁放飞。

同时,根据相关规定,无人机驾驶员需要考取驾照,而且不能随意飞行,除了室内或室外视距内低空飞行外,多数情况下无人机飞行必须向民航管理部门或空军进行申报。然而,一组被广泛引用的数据显示,中国的无人机在2万架以上,但全国拿到无人机驾照的人数仅1万人。

为打击“黑飞”无人机,在处罚方面,我国规定凡到机场净空保护区域内违规施放无人驾驶的升空物体,情节严重的,将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今年1月中旬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公开征求意见稿)》中又进一步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在低空飞行无人机、动力伞、三角翼等通用航空器、航空运动器材,或者升放无人驾驶自由气球、系留气球等升空物体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不仅如此,包括昆明在内的多家机场更于近日发布无人机举报奖励措施等新政。

治乱需用重典。眼看无人机不断闯祸,各方呼吁主管部门应出台更严苛监管政策。四川省政协委员曾文忠就公开表示,应该尽快立法对无人机界定、主管部门、空域申请主体、隔离空域的范围等加以明确,确保无人机的研制生产、销售使用运行在法制轨道上。在全国性的相关法规未修改完善前,可先行在省内制定地方性法规,为国家立法积累经验。具体说来,应建立无人机实名登记制度,持有人购买无人机时,需同时在管理部门实名登记身份信息资料并出示飞行许可证,以便出现意外情况时及时查明持有者身份。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