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2月9日,针对国内近期发生的多起无人机干扰民航班机起降事件,大疆DJI官方今日晚间发表说明,提出建议方案。
大疆建议,通过技术手段强制执行禁飞和限飞指令,降低人为因素干扰,令禁飞、限飞指令得到严格执行,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无人机威胁民航飞机的可能性。
以下为大疆创新DJI方面的官方建议方案:
一、禁飞/限飞区域
无人机到底哪里能飞、哪里不能飞?市面上的大多数无人机产品都装有GPS或北斗等卫星定位模块,无人机可由此得知自身的实时位置和高度。以大疆的无人机产品为例,大疆为每一台产品配备有卫星定位模块,此外,在全球范围内收录了超过6,800座主要机场的地理坐标信息,将其预装在每台无人机产品里。
机场周边禁飞区和限飞区(俯视效果图)
以机场每条跑道两端的中点为圆心、半径最高4.5公里,各划定一个圆形区域,两个圆及两圆之间组成的近似椭圆范围(详见附图)我们将其设定为禁飞区域。无人机在禁飞区内是无法起飞的,从外部闯入禁飞区的无人机则会立即自动下降至地面。从半径为4.5公里的禁飞区边缘再向外延伸2.5公里划圆、外加跑道两端15公里延长线,设定为限飞区。无人机在限飞区内飞行,其飞行高度是受到强制限制的。
通过技术手段强制执行禁飞和限飞指令,实际上是通过智能的方式令无人机“行其道”。此外,技术手段的运用,降低人为因素干扰,令禁飞、限飞指令得到严格执行。由此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无人机威胁民航飞机的可能性。
二、载人飞机的预警避让技术
大疆深知作为一家企业,很难确保全球范围内机场坐标信息的准确无误和及时更新,此外,在某些情况下,民航飞机、通航飞机、直升机等其他载人航空器,都有可能在我们设置的禁飞/限飞区外进行低空飞行。这好比,当机动车开入人车混行的乡间小道,看得见摸得着的隔离栏就不复存在。鉴于此,前文所述的基于机场限飞区域的措施就不足以保障安全。
事实上,早在民用无人机兴起之前,民航飞机与空管系统之间就已在使用一种叫作ADS-B的技术。常识告诉我们,开夜车而不打开车灯是极其危险的驾驶行为。同样,如夜间打开车灯一样,民航飞机在空中飞行,如果能主动让空中交通指挥系统和周边飞机及早了解到它所处位置,就能大大提高飞行的安全系数。ADS-B广播式预警技术由此应运而生。
其原理是,每架民航客机都装有一套ADS-B发射装置,每隔一定时间就向外以一定的特殊频率发送自己的航班、地理坐标、航向、速度等信息,而空管指挥系统和其他客机通过ADS-B接收装置,收到这些信息后就可以提前做出避让等应对动作。
让我们看一看,民用无人机安装ADS-B接收装置的益处在哪里。
配备了ADS-B接收装置的无人机,为其操控者增添了一双“千里眼”。系统对于正在接近的载人飞行器进行预警,会不断提醒和警告操控者。同时,系统会自动根据民航客机的相对距离、航向以及用户所操作的无人机当前的飞行高度等信息评估风险。如发现无人机存在威胁到民航客机的潜在可能性,在中国国内,系统甚至可以强制其下降高度或迫使其降落。
当然,系统只会做出潜在风险方位和级别的预警,并根据不同风险等级采取相应对策,不会显示任何民航班机的具体飞行信息,以免该技术遭滥用。
今后,大疆将逐步在新品中,特别是高性能飞行器中标配加装载人飞机预警系统,部分老产品也可通过软硬件升级等方式配备此功能。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