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17-02-28 08:55:00 热度:

滴滴也谈起了人工智能概念,滴滴大脑是怎么一回事?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进入 2017 年,百度、京东等科技公司都将人工智能当成了接下来的重点,百度从微软请来了陆奇,在财报中强调人工智能带来的巨大机会,连京东这种过去十二年都不怎么谈技术的公司,也成立了专门的 Y 事业部,谈人工智能对未来零售的作用。

现在,滴滴也谈起了人工智能。滴滴研究院副院长叶杰平近日在上海一场内部分享会上解读了滴滴大脑,滴滴大脑分为三部分:大数据、机器学习和云计算。

滴滴研究院早在去年就成立了,去年 4 月,滴滴将机器学习研究院升级为滴滴研究院,任命何晓飞教授为滴滴研究院首任院长。柳青当时接受彭博采访的时候也表示,滴滴已经在中国的四百个城市提供服务了,下一步是在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领域投资,每天有 1100 万订单的出行数据,应该是机器、而不是人来做决策,整个系统应该每天都在变得更加智能。

叶杰平介绍,滴滴研究院解决的技术难题,包括供需预测、路径规划、智能派单等都离不开算法,此外在提高用户乘车体验上,滴滴的服务分和机器判责也是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实现的,比如在距离、车型等条件类似的情况下,系统将优先派单给服务分较高的车主,帮助服务优良的车主获得高的收入。

滴滴每日峰值订单超过 2000 万单、每日处理数据超过 2000TB,相当于200 万部电影。数据种类覆盖了交通路况、用户叫车信息、司机驾驶行为、车辆数据等多个维度。

目前高峰期滴滴平台每分钟接收超过 3 万乘客需求,每两秒钟作一次订单匹配。滴滴 CTO 张博此前在演讲中表示,当前滴滴每位乘客需求在推送给合适司机前,要进行 1000 次左右运算。

“乘客完成行程后分享红包,并可在朋友圈分享折扣券,这个折扣券的数字也是通过大数据来计算和预测。”张博说。

滴滴也谈起了人工智能概念,滴滴大脑是怎么一回事?

去年 7 月滴滴算法大赛颁奖时,程维在演讲中表示:“互联网的下半场是人工智能。很庆幸,我们有世界上最难的题目,打造交通的 AI。”

不过滴滴要在人工智能上和 Uber 竞争,可能还离得很远。Uber 早早开始了向技术公司的转型。为了研发无人车,Uber 去年已经从卡内基·梅隆大学挖走了几乎整个机器科学系,并在匹兹堡建立了机器人技术研究实验室

去年 12 月,Uber 收购了一家做人工智能的公司 Geometric Intelligence,公司的大部分研究人员都会加入 Uber 新成立的人工智能实验室,从机器视觉到自然语言理解都是这间实验室要去解决的问题。

上个月,Uber 发布了一个一项专注数据的全新产品来分享匿名数据信息。这个叫做 Movement 的网站集结了成千上万 Uber 车辆收集的信息,外部人员未来将可以在上面了解整座城市里各种交通方式和速度的相关信息。

这一次的内部分享会上,叶杰平还发布了滴滴大数据孵化的出行领域智能决策的技术创新产品“九霄”。这个产品主要在滴滴内部使用,将出行领域的数据,进行整理、挖掘、智能聚合,在地图空间和时间轴上进行合理的呈现,帮助运营、产品、研发等直观地感知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各个业务线的什么业务维度(乘客、订单、运力、体验等),发生了什么。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