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17-03-29 14:03:00 热度:

机器人产业中的中山突围新路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从28日开始,中山的机器人产业或许将迎来历史性机遇。

在2017年中山“3·28”经贸洽谈会上台签约的项目中,共有两个与机器人相关: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华南总部即将落户翠亨新区马鞍岛;掌握飞轮储能技术的深圳坎德拉集团,也将总部从深圳迁移至中山东区。

机器人被誉为“装备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肩负着打造“世界级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任务的中山,是否能在这一场跨区域的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车”?

“实力玩家”来了

“我们将以哈工大华南总部为平台,围绕核心零部件生产、工业软件设计开发、外围设备配套供应等相关产业环节,打造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聚集区,通过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发挥协同效益,快速提升中山机器人产业整体规模水平。”

在今年中山的“3·28”招商洽谈会上,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华南总部成为最热焦点之一,引发企业界广泛关注。哈工大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杰才介绍,即将落户于翠亨新区马鞍岛的HRG(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将在中山建设该集团华南总部、中美创新中心以及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三大板块。

业内人士认为,该平台落户将直接改写珠三角制造版图,推动中山进入机器人第一梯队的步伐。

哈工机器人集团是谁?为何会有这样的能量?

记者查询获悉,哈尔滨工业大学是国内最知名的工科院校之一,也是国内最早从事机器人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中国第一台点焊机器人、第一台弧焊机器人、第一台爬壁机器人,以及第一台月球车,均诞生于此。国内大多数机器人科研机构和企业,都有出自哈工大的骨干。因此,哈工大在机器人制造领域素有“黄埔军校”之称。

本次将落户中山翠亨新区的HRG(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则是哈工大与黑龙江省政府、哈尔滨市政府共同组建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包括机器人零部件、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自动化装备等多个领域,拥有专利270余项,是国内机器人和智能装备领军企业之一。

成立仅两年,哈工大已在多种机器人核心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电机和减速器,被称为机器人“核心三大件”,长期以来被国外“四大家族”(即瑞士ABB、德国KUKA、日本的发那科和安川电机)垄断。

经过持续不断地科研攻关,由哈工大集团终于攻克了这一技术难关,研发出国内首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减速器。同时,这项成果还实现了对国际先进水平的超越:尺寸缩小、结构简化,攻克了RV减速机不可小型化的难题。据媒体报道,这款减速机即将于近日投产。一旦实现量产,国产工业机器人的整体成本将大幅降低。

独木难成林,一花独放不是春。除了HRG华南总部落户马鞍岛之外,一个来自深圳、名为坎德拉科技的机器人公司也将把总部迁到中山东区。

据了解,坎德拉科技是由前海置富金融控股集团投资控股的专业科技公司。虽然成立时间不到一年,但坎德拉科技的核心研发团队多达160人,2016年其研发投入超过2000万元。

更重要的是,坎德拉核心团队也拥有一项重要的机器人核心技术:飞轮储能电池。一旦这种不同于常规的能源得以突破,一种可以自主移动的智能服务型机器人就将问世,这将带给机器人产业无穷的想象力。

还有一个更好的消息:3月22日,坎德拉科技已与哈工大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与中山市政府一起筹建粤港澳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粤港澳智能装备产业引导基金和院士专家工作站,充分借助哈工大人才及学科优势,促进科技合作及成果孵化。

中山一直在布局风口

资料显示,中国已经连续3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201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达6.8万台,约占全球销量的1/4。

作为装备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机器人一直是中山人的“真爱”。

2016年8月,中山发布的《中山市智能制造2025规划(2016—2025年)》提出,到2018年,全市50%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新一轮技术改造;建成产值超亿元的机器人制造企业及集成企业20家左右。到2025年,成为全国智能制造引领区,智能设计产业形成中山区域品牌。

从这时开始,中山就开启了寻找机器人“种子企业”之路,这与正在寻找产业化基地的哈工大不谋而合。

当年9月29日,在佛山举行的珠西装洽会上,哈工大副校长韩杰才代表HRG与中山签下了关于“高端无人装备产业化”项目的框架协议。该项目总投资80亿元,拟在翠亨新区打造一个全国领先、国际一流的机器人与高端无人智能装备产业基地,力争五年内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