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17-03-30 08:38:00 热度:

即使机器人抢了人的饭碗 人类还要靠机器人找工作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被某些人指控为美国就业岗位流失的一大罪魁,但在不久前举行的美国总统大选中,它们却获得了“缓刑”。大选议题转向了其他一些方面,这主要归功于专横跋扈的总统候选人特朗普迁怒于中国和墨西哥,声称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对美国制造业构成威胁。

实际上,白宫继续对自动化轻描淡写,并不将其视为美国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这有悖于白宫希望颁布的,以改善美国劳动力工作生活状况为幌子的政策。3月24日,美国财政部长努钦否认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正在侵蚀就业。他在接受Axios采访时指出:“它们甚至没在我们的雷达屏幕上出现。我认为至少还要等50年到100年。机器人不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取代人类,因此我没有半点担心。我对未来充满乐观。”

然而,就在一些政要试图转移公众对这一话题的注意力时,媒体的目光又重新聚焦自动化的“邪恶”一面。《纽约时报》刊登文章《长期就业杀手并非中国,而是自动化》,美联社也发文阐述为什么是机器人,而不是贸易导致大量工厂就业岗位流失。这些报道描绘了这样一幅景象——科技正在扼杀制造业岗位。

所有这些报道都有真实一面。机器人和自动化的确与美国制造业岗位流失有关,就连挺技术派业内专家也发生激烈争论。但这样一个简单事实也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复杂问题。我们是否生活在一个空前的就业岗位流失时代?又或者它只是甚至在工业革命之前就存在的某种周期的一部分?我们能否对劳动力进行再培训,以便迎接未来变革?受过良好教育和未受过良好教育的工人之间的差距会继续拉大吗?

这些都是极为复杂的问题,不可能给出一个简单的答案。政要们的妖魔化抹黑和耸人听闻的言论,只会进一步放大自动化的负面影响。业界和政府需要以长远眼光审视这些技术对各行业的影响,在遏制国内岗位流失的同时,将自动化作为保持美国制造业和创新领导地位的一把利剑。

岗位流失

在接受TechCrunch网站编辑布赖恩·希特采访时,很多力挺自动化的公司和倡导组织代表都用“散布谣言”这样的字眼儿,描述近期出现的犹如洪水般猛烈的负面报道。这些报道对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持警惕态度,认为它们在岗位流失过程中扮演了不光彩角色。但在面临压力时,这些公司和倡导组织最终也承认,自动化是导致美国工厂就业岗位流失的一个因素,至少在短期内如此。

这是一道非常简单的算术题,我们已经不止一次遇到。鲍尔州立大学一篇被很多人引用的研究论文指出,事实证明,自动化是新千年导致就业岗位流失的重要因素。论文称2000年至2010年的10年是美国历史上制造业岗位流失最为严重的一个时期。美国劳工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只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这项研究得出的数据。统计局指出,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在这一年生效)至2000年美国制造业岗位呈增加趋势。在此之后,就业形势趋于恶化,流失了500万个就业岗位。根据鲍尔州立大学的研究,尽管统计数据令人不安,但生产效率却在不断提高。

该研究指出,只有13%的岗位流失与这段时期的贸易有关,自动化是导致剩余岗位流失的主要因素。论文作者迈克尔·希克斯和斯利坎特·德瓦拉杰表示:“1998年,经过通胀调整后的工人人均产出远低于现在。这要归咎于一系列因素,但首要因素是这些行业在这段时期采用了最新的自动化和信息技术。”

在就这一话题接受TechCrunch网站采访时,通用软件研发部门副总裁科林·帕里斯直截了当地指出:“实事求是地说,自动化确实会造成岗位流失。”这种表态非常坦率。但我们不要忘了,帕里斯是通用高管,而通用又是一家在自动化方面投入巨资的公司。帕里斯的观点并没有就此打住。他对自动化的长期影响持乐观态度,他的一些制造业同行也是如此。他说:“对抗岗位流失的唯一途径就是对我们当前的员工进行培训。因为在未来,我们必须拥抱机器人技术。它能帮助我们降低成本。如果能够降低成本,我就可以投入更多资金来推动创新。我能动用的资金越多,所能研发的新产品也越多。研发的产品多了,我自然会雇佣更多员工。”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