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17-05-04 09:05:00 热度:

智能革命的未来是一条宽广平静的河流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全世界都在为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革命感到振奋,这种情绪就仿佛二十多年前我在硅谷亲历互联网大潮初起时所感受到的。

在搜索引擎大发展的十多年时间里,我和一些同路者逐步意识到,人工智能逐渐开始发挥作用。搜索引擎一直在推升计算机科学的天花板。几乎计算机科学的每一个层面,从硬件到软件的算法,再到数据,都在被持续推进,有一天一定会触碰到人工智能这个方向。在搜索上一尝试,就发现人工智能是有效的,与过去任何一个领域应用人工智能的感觉都不一样。

如果说互联网改变了信息基础设施,那么移动互联网则改变了资源配置方式。如末梢神经般深入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互联网,不仅产生出科学家梦寐以求的海量数据,而且催生了云计算方法,把千万台服务器的计算能力汇总,使得计算能力获得飞速提高。科学家早已发明的“机器学习”方法在互联网领域大展身手,从根据用户兴趣自动推荐购物、阅读信息,到更准确的网络翻译、语音识别,互联网越来越智能化。人工智能正在酝酿一场堪比历次技术革命的大变革。

面对这样的变革,许多科技界的领军人物都开始探讨它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同时也不乏专业人士质疑它兑现奇迹的能力。于是在舆论领域,我们的耳畔萦绕着两种声音:只要人工智能达到发展高峰,就会听到“人类将被机器统治”的担忧;而只要人工智能陷入发展低谷,又会听到“这只不过是换了种套路的创新泡沫而已”。

对于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技术,一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但作为技术的追求者与信仰者,我深信不疑的是,我们既不能高估技术的短期作用力,更不能低估它的长期影响力。

从纵向发展来说,业界通常把人工智能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弱人工智能;第二阶段,强人工智能;第三阶段,超人工智能。实际上,目前所有的人工智能技术,不管多先进,都属于弱人工智能,只能在某一个领域做得跟人差不多,而不能超越人类。

人工智能恐惧论者担心,当有一天超人工智能到来,人类会不会被机器所控制?对此,我可能比大多数人都更保守一些。在我看来,人工智能永远不会到那一步,很可能连强人工智能都到不了。未来,机器可以无限接近人的能力,但是永远无法超越人的能力。

当然,仅仅是无限接近人的能力,就已经可以产生足够大的颠覆性。因为计算机在有些方面实在比人强太多了。比如它的记忆能力,百度搜索可以记忆上千亿的网页,其中的每一个字它都记得住,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得到。再比如它的运算能力,哪怕是写诗——把你的名字输入手机百度的“为你写诗”,敲回车键,没等你反应过来,诗就出来了。再厉害的七步神童,也很难达到这种速度。但是,在情感、创造性等很多领域,机器是无法超越人类的。

更重要的是,在技术与人的关系上,智能革命与前几次技术革命又有着本质的差异。从蒸汽革命、电气革命到信息技术革命,前三次技术革命,都是人自己去学习和创新这个世界,但是人工智能革命,因为有了深度学习,是人和机器一起学习和创新这个世界。前三次技术革命时代,是人要去学习和适应机器,但在人工智能时代,是机器主动来学习和适应人类。蒸汽时代以及电气时代刚刚来临的时候,很多人是惧怕新机器的,除了工作机会的剧烈改变,还因为人不得不去适应机器,适应流水线。而这一次人工智能革命,却是机器主动来学习和适应人类,“机器学习”的本质之一,就在于从人类大量行为数据中找出规律,根据不同人的不同特点、兴趣提供不同的服务。

未来,人和工具、人和机器之间的沟通,可能完全是基于自然语言的。你不需要去学习怎么使用工具,比如怎么打开电视会议系统,怎么去调节空气净化器,你只要说话,它就能听懂。人工智能的使用方式会让人生活得更好,而不是像过去的机器那样让人感到难受。人工智能的应用会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因素。

当然,智能革命,它的过程会轰轰烈烈,但它的成果将会是一条宽广平缓的河流。人工智能领域的权威人士都认为,在不久的未来,智能流会像今天的电流一样平静地环绕、支持着我们,在一切环节提供养料,彻底改变人类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形态。未来世界的人们,将像穿衣吃饭一样享用着人工智能而无所察觉。

在我的家里,我其实不太给自己的小女儿讲未来的东西,大多数时候给她讲的都是已经实现的东西。有些东西她不知道,我告诉她,其实百度语音可以这么用,她就明白了。有些东西不用教,她自己就会,自然而然地就会对着智能硬件说话,享受乐趣,充分体现出小孩的天性与新技术的契合。我觉得这就是人工智能的美妙之处,它从一开始就是通过学习人、了解人、适应人,然后服务人,是完全以人为本的。为了这一切的发生,今天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