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面对无人机“黑飞”造成的影响愈发恶劣,国家有关部门加快了监管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在数次扰航事件中背锅的大疆对于无人机监管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邵建伙表示,科学管理、疏堵结合,才最有利于我国无人机监管与发展两不相误。
大疆成无辜背锅侠我国无人机监管仍需疏堵结合
近期,无人机“黑飞”威胁民航安全事件频发,严重干扰了正常社会秩序,如何整治这一乱象引人关注。而民航总局等有关部门也开始出台监管措施,以遏制无人机“黑飞”势头,加强源头管理。
随着无人机实名登记制度的出台,国内无人机监管力度不断加强,针对近期网上流传的大疆创新将退出中国市场一说,大疆创新发布声明给予否认,向外界强调并没有退出中国市场的计划。
此外,5月23日,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邵建伙在线上媒体沟通会上表示,在近期发生的无人机扰航事件中,大疆的产品并无涉及其中,干扰成都机场的飞行物是固定翼飞行器,干扰重庆机场的飞行物是固定翼和风筝。而大疆则是消费级的多旋翼飞行器。
“令我们感到无奈的是,民用无人机行业却因此事成为众矢之的,大疆作为行业代表不断地遭受含沙射影、被污名化、妖魔化。”邵建伙表示。
目前,中国尚无立足全国层面专门针对不同类型民用无人机或飞行器的法律。民航总局2009年曾颁布《民用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办法》,但规定内容过于宏观与笼统。《民用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办法》明确“民用无人机活动及其空中交通管理应当遵守相关法规和规定,其中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及民航局规章等”。
2010年8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出台《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明确推进低空空域向通用航空活动开放,并将开放分为三个阶段:2011年前在局部地区改革试点;2011年至2015年底全国推广改革试点;2016年至2020年深化改革完善低空领域管理机制。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