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2032年,我刚毕业,就失业了。”近日,一篇题为《你在教育链上鄙视别人家孩子,它站在食物链顶端鄙视你》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疯传,文章以科幻的笔法虚构了一位妈妈千辛万苦、竭尽全力培养“我”,上各种兴趣班,从高中起就出国留学,读到美国排名前50的大学……然而毕业后,“我”却被人工智能打败了。文中幻想的未来世界,99%的金融交易员都已经换成人工智能,80%的基金经理、投资顾问都被人工智能替代。
“在我7岁(2017年)那年5月,柯洁输给了阿尔法狗,标志着在围棋领域人类彻底被AI击败,专业的算法,已然开始渗透进各行各业,偷偷地取代人类。”看到这里,吃瓜群众表示坐不住了,未来会不会真的像他描述的那样,是人机共舞的智能社会?如果真的是这样,人类又该怎样与机器人和谐共处呢?
别担心,机器人代替不了人类
“人们大可不必过分担忧,我本人对机器人全面取代人类不持乐观态度,在我的有生之年是看不到的。”出生于1976年的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兰旭光这样告诉记者。
兰旭光表示,以他所从事的研究来看,现在机器人的感知能力远低于人,无法接受抽象的命令,也缺乏和人类高效交流的能力,与人类真正需要的带有动作性和协作性的机器人还有很大距离。其本质原因在于,机器人缺少真正的理解能力,不具有人类的意识、创造力和想象力,因此,说其能取代人类并不现实。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