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航拍之外,无人机的势力正在逐渐深入植保行业。经过两年时间圈地、发展,植保无人机已经逐渐培养农户的使用习惯,行业内无人机也在逐步发展。
直营和代理经销是目前国内农用植保无人机所采用的两种拓展市场的主要模式。不同于消费级航拍无人机,植保机对于操作者专业性要求更高,因此,直营模式对于早期品牌推广打下较好基矗而代理经销模式能够更快铺开市场体量。
对于品牌而言,如何在两种模式间找到平衡是未来植保机发展的关键。
从直营到代理
今年3月份,在公司的春季发布会上,极飞创始人彭斌宣布各城市代理分销商可以通过极飞预订新产品。去年10月份,极飞正式采用代理的模式,而在那之前,一直使用直营团队模式帮助农户喷洒农药。
“极飞起初建立直营服务团队的目的,是为了验证飞防植保的效果,探索植保无人机在农田中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极飞联合创始人兼CMO龚槚钦对第一财经记者说道。
改变源于市场的快速变化。
2015年,大疆推出植保无人机MG-1,在航拍领域所打造的品牌,让大疆迅速占据市场份额。
根据大疆官方提供的数据,2016年全年,MG-1在中国内地的销量为2500台,约占中国国内农业植保无人机整体数量的60%以上;在2016年新销量上,MG-1农业植保机可以占到行业整体销量的70%以上。
因为沿用与航拍无人机一致的经销模式,MG-1通过各地经销商推广,迅速打开植保无人机市常代理商将整机销售给植保队,而大疆只需要为代理商以及植保队提供配套服务。
据了解,国内植保的市场体量庞大,全国20亿亩耕地每年植保需求超过90亿亩次。然而由于植保机价格高昂,加上大部分农田过于分散,农户本身对于植保机的需求并不大。分销商主要的客户群体为流动的植保队。
截至记者发稿前,在大疆平台上注册购买植保无人机的植保团队已经达到279个,不到一年时间增加100多个。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