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今年5月,人工智能围棋程序“阿尔法狗”与世界围棋第一人柯洁之间展开一场“人机大战”,结果人工智能以3:0的成绩完胜人类棋手,引发关于未来人工智能取代人类的讨论。如今,人工智能炙手可热,今年3月,“人工智能”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人工智能变得“拟人”和“超人”,人们越是对其依赖和赞叹,越是恐慌不安。现实中,人工智能对现行法律制度的挑战已初露端倪,而未来如果人工智能具有自主性和情感,其法律地位及与人的法律关系定位将成为难题。近日由亚太网络法律研究中心主办、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网络与法律对话”学术沙龙上,来自法学界、网络安全界的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法律挑战等问题展开了探讨,为应对未来挑战提供了对策与建议。
胡钢(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秘书长)
人工智能被列入各国战略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近年来大热。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刚刚在日内瓦召开了主题为“人工智能造福人类”的全球峰会,这是一个非常恢弘的题目。峰会有两个目的,一是加速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应用,以应对贫困、饥饿、健康、教育和环境保护等全球性挑战;二是探讨如何确保人工智能的安全性并符合伦理规范,防止其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联合国层面对于人工智能是非常重视的,此前,联合国也有专门的报告。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世界科学知识与技术伦理委员会2016年的报告就主要讨论了机器人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人工智能的进步,以及这些进步所带来的社会与伦理道德问题。
美国而言,特别是奥巴马时代,美国发布了若干关于人工智能的文件。立法方面,仅在今年,美国国会就提出了三部含有“人工智能”的法案,包括《2017创新团法案》、《2017全民计算机科学法案》及《2017在科学技术工程及数学领域中的计算机科学法案》。上述三部法案分别关注了人工智能技术对美国人生活质量的改善价值及可能对部分工作的替代作用,并要求商务、教育等部门加强有关职业培训或者中学生的计算机科学教育,其中就特别包括了人工智能的内容。
欧盟在数年前就开始了有关机器人计划及人脑计划,力争使欧盟在这两个关键领域处于全球领先位置,并充分认识到标准、规范和立法的保障措施将是有关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欧洲议会提出一项草案,建议赋予机器人基本的“劳工权利”,让这些为人类服务的“电子人”今后也能享有薪酬、版权保护和社会保险。虽然争议很多,但非常值得关注。又如,欧盟2012年开始做了一个“R oboLaw”(机器人法律)的项目,已于2014年结束。该项目主要研究对欧盟机器技术规制与伦理、法律及经济的影响。
今年3月,中国首次将“人工智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总理2017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指出: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人工智能在中国同样是一件炙手可热的事情,聚集了众多的眼球、人才和资金。
虽然人工智能这个概念提出来已经有六十年了,时间很长,但是它现在这种自我学习能力,特别是机器学习能力的发展到了以前完全不可比拟的阶段。中国目前对人工智能的政策法律分析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这方面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续俊旗(因特尔法律政策总监)
人工智能尚未改变现有法律关系
人工智能是当前的热点和焦点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应用上有了较大的突破,比如在自动驾驶、无人机、精准医疗等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我了解到工信部在牵头制定一个人工智能的国家战略,绘制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地图,并发布人工智能白皮书。目前,关于人工智能的产业联盟也在筹建之中。在人工智能领域,中美两国目前走在前列。美国已经出台了人工智能研发战略,而且其发布的其他战略比如大数据发展战略也与人工智能紧密相关。可以说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两国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未来的竞争态势也会趋于激烈,这将有助于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快速发展。
当前人工智能发展很快,有几个主要原因:首先,大数据的发展。数据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提,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产生了海量的数据,为人工智能的应用落地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其次,新的算法技术进一步提升了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不是新事物,但由于算法技术的发展,包括与神经学科、生物医学学科等的交叉融合,人工智能越来越具备人的特征。第三是计算能力的快速发展。
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应用的快速落地。但正如硬币具有正反两面,人工智能也是如此。一方面它降低了风险,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新的风险。以自动驾驶为例,一方面可以显著降低由于人工驾驶产生的疲劳驾驶、误操作带来的交通致死率,另一方面也可能因为网络侵入造成惨烈的交通事故。这时候就需要不断地进行场景测试验证,并赋予人工智能最为合理的选择方案来取得最佳平衡。
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会对社会治理、法律制度、监管乃至社会伦理等产生影响。比如,随着人工智能的高度智能化,机器越来越具有人的属性,可能对婚姻制度、家庭伦理等产生大的影响。对于社会治理、法制制度、政府监管等,也会有越来越多的挑战。目前还是处于前期阶段,我们还不能对这些问题有系统性的认识,但可以做一些前瞻性的研究,并作出预判。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