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原标题:人工智能会带来大量失业,影响国际格局?梁建章逐一批驳李开复)
编者按:在刚刚结束的2017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第四次科技革命成为会议的主题,而“人工智能”无疑是其中的主角。从语音交互到无人驾驶,从Master横空出世撬动围棋界冰山一角,到AlphaGo所向披靡击败棋王柯洁。人工智能将给人类带来什么改变?对此,创新工场创始人兼CEO、人工智能工程院院长李开复和携程网联合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梁建章两位科技界大佬最近因为观点的不一,展开隔空论战。
近日,李开复在《纽约时报》专栏发布了一篇题为《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真正威胁》文章,第一财经获授权发布,引起重大反响。李开复在文章中认为,人工智能将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导致人类大规模失业和贫富差距;人工智能带来前所未有的经济失衡现象,甚至改变全球的权力格局。鉴于中美两个人工智能的发展,世界不少国家将最终成为中美两国的经济依附体,这样的经济发展态势也将重塑当今的地缘政治版图。
梁建章发文反驳。首先,梁建章认为,人工智能不会带来大量失业,至少到30年后,现在一半的工作才会被机器人取代。而届时,教育、医疗、旅游和其他高端服务会产生巨大的服务业工作需求,完全可以吸收工作被AI取代的劳动力。
其次,梁建章表示,人工智能不会带来贫富差距大幅上升。只要市场上存在3家以上的接近竞争对手,企业就赚取不到大额利润。这样的经济规律,与李开复所言的大公司因为人工智能提升效率从而赚取巨大利润的观点相违背。因此,虽然中美有可能成为人工智能的超级大国,但人工智能公司也不会有钱影响到国际关系。
最后,梁建章称,创新往往涉及审美以及口味的判断,与创新相关的工作都必须由人类完成。如果人类失去了探索的欲望,将意味着人类文明的衰落,这可能是比贫富差距更值得人警惕的问题。
以下为梁建章本次发布的内容全文:
李开复博士是一位著名的人工智能科学家,最近他在纽约时报上预测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前景和其对经济的影响。 我的观点是他对技术的前瞻是一如既往的敏锐,但是对经济影响的预测却有待商榷。
首先李开复博士预测人工智能会带来大量失业。事实上,人工智能现在还远远不能取代大多数服务工作, 因为机械手还远不如人手灵活。AlphaGo可以击败世界上最好的围棋手,但是还是要靠一个工作人员的手把棋子放到棋盘上。据估计,机器人技术至少要30年才能取代人的清扫、空姐、保姆等工作。麦肯锡估计到2050年,现在一半的工作将被机器人取代。取代一半的工作,从经济上来讲,就是把生产率和每天的薪资提高一倍。这意味着在工作量不变的情况下,平均一个美国人每年收入大约十万美元。在这个收入水平,人们会减少工作吗? 有些人会每周工作3~4天,但是还会有很多人每周还是工作5天,然后把10万美元去消费更好的教育、医疗、旅游和其他高端服务。这就会产生巨大的服务业工作需求,完全可以吸收工作被AI取代的劳动力。
李开复博士的另一个预测是贫富差距会大幅上升,因为大公司将得益于人工智能的效率提升,从而赚取巨大的利润。问题是,历史上有很多革命性的技术也带来了巨大的效率提升和社会效益,但是发明或使用技术的公司并没有赚到巨大的利润。谁还记得哪个公司发明了蒸汽机、计算机或者机器人,并且赚了多少钱?一开始发明和使用新技术的公司能够赚不错的利润,但超额利润往往会很快消失在激烈的竞争中,最后消费者得到了低价和高质的产品服务,成为最大的得益者。的确,人工智能技术需要大量的数据,这有利于大公司。但是世界上有不少有大量数据的大公司,举例来说,在无人驾驶领域,Google, Tesla, Uber还有几家中国公司都有足够的数据成为有力的竞争者。一般的规律是,只有要3个以上接近的竞争对手,就赚不到太多的利润,所以虽然中国和美国会成为人工智能的超级大国,但是其人工智能的公司不会有钱到可以影响国际关系。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