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17-12-21 09:11:00 热度:

“墨子号”重磅亮相 机器人三分钟画像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美国时间12月19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在最新一期的特写板块中发布了年度十大人物,“千人计划”专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量子通信科学卫星“墨子号”首席科学家潘建伟上榜。同日,“墨子号”亮相海交会的“中国海归暨‘千人计划’专家创新创业项目成果展”。在2017海交会的展览上,众多世界级的科技成果一一展示,很多还可以互动体验,让与会者亲身感受科技魅力。

“墨子号”重磅亮相 机器人三分钟画像

现场体验“极速战车”

“墨子号”重磅亮相 机器人三分钟画像

机器人现场作画

在成果展的入口醒目位置,高悬着一颗卫星,这就是世界首个量子卫星“墨子号”,是十九大报告点名的6项重大科技成果之一。据介绍,它由中科院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先导专项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院士及其团队共同研发。“墨子号”的成功发射,使中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有助于中国在量子通信技术实用化整体水平上保持和扩大国际领先地位,实现国家信息安全和信息技术水平跨越式提升。

前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在最新一期的特写板块中发布了年度十大人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量子通信科学卫星“墨子号”首席科学家潘建伟上榜。在他的带领下,中国成为远距离量子通信技术(利用量子定律来安全传输信息)的领导者。

据媒体报道,今年7月,潘建伟和他的团队报告他们打破了量子隐形传态的记录,他们将地球上一个光子的量子态传送到1400千米高空轨道卫星上的一个光子上。9月,团队利用该卫星向北京和维也纳发射纠缠光子,生成的量子密钥允许两地的团队在完全安全的条件下视频通话。因为检测光子的行为会扰乱它们的量子态,所以潜在的黑客不可能在不引起注意的情况下拦截密钥。

在“千人计划”专家席宁团队的赛大千智能画像机器人展位,一位姑娘站在机器人面前,工作人员在iPad上点击“拍照”,隐藏在机器人眼中的摄像机进行拍照后,机器人手中握着的画笔开始在白纸上游走,很快,一幅简易的马克笔人像素描就完成了。姑娘看了说:“双眼皮都画出来了,很像我,要收藏!”

据该项目的研发人员魏维介绍,智能画像机器人用的是图像处理和机械臂联动的技术。人站在摄像头前,通过拍照把人脸的五官识别出来,转化成机械臂动作,机械臂握着笔在纸上画出来,只需要三至五分钟。

另一个与人类识别相关的技术是陆凡团队的全球新一代嵌入式人脸识别智能引擎。据项目介绍人边远介绍,嵌入式人脸识别基于人的脸部特征,在输入的图像或视频流中进行人脸的查找和识别技术。也就是说,如果把这个系统安装在摄像头内,摄像头马上就可以分辨出拍下来的人是谁。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人证合一的闸机,手持终端的人脸识别、智能门禁的人脸识别、公交车的人脸识别等。

最热门:广州研发VR飞车

在整个海交会展览上,有一个展位是最受欢迎的——广州本地科技企业玖的数码研发的“极速战车”,酷炫的外形配合360感官体验,让观众在展位前排起了队,现场体验仿真专业赛车。

记者看到,戴上VR装备,坐到“极速战车”上,就仿如在极速赛道上进行仿真驾驶。360度全景感受无限变幻。

最先进:飞行汽车实现高层消防救援

在展会现场,红色酷炫的全球首款双涵道旋翼智能飞行汽车吸引了众人驻足。该车可搭载2名乘客,最大航程为500公里,巡航速度为200公里/每小时。

据介绍,该飞行汽车运用双旋翼直升机飞行操纵原理,可广泛应用于维和反恐、军事行动、消防救援、医疗救护、特种工业、林业应用、农业植保等。

此外,该飞行汽车还可用于高层消防救援。如超过100米的高层建筑着火,人员被困,飞行汽车行驶到目的地后可起飞救援。

最智能:仿生手为上肢残疾人造福

在“千人计划”专家、青海智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峰团队研制的智能肌电仿生手展台,不少观众被展台上的两只“手”吸引。

据智拓智能科技公司的工程师蒙亮亮介绍,他们研发的仿生手是3D打印的,比目前上肢残疾人用的“义肢”更加智能轻便。“现在的义肢有2斤重,只有2个手腕;而仿生手仅重650克,有5根手指,能满足70%~80%的生活需求,如握手、抓被子、点击电脑键盘等。”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