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在业内一片人机协作会是未来大趋势的预言中,协作机器人鼻祖rethink倒闭了!
2018年10月4日,Rethink Robotics公司首席执行官斯科特·埃克特(Scott Eckert)通过电子邮件证实了这一消息。埃克特写道:“我们是行业的先锋和创新者,并一直专注于协作型机器人,但不幸的是,我们并没有取得我们想要的市场成功。”
当然,在一片红火的机器人产业发展浪潮中,Rethink并不是第一家黯然收场的企业,但它的倒闭还是跌破了大部分人的眼镜,毕竟,创始人是有着“现代机器人之父”称号的Rodney Brooks,投资方列表里还有大名鼎鼎的贝佐斯。但即便如此高端的配置也没能挽救Rethink的江河日下,创业十年,十亿融资,协作机器人鼻祖倒在了倒在了人机协作热潮愈演愈烈的今天,教人唏嘘不已。不过从rethink的前车之鉴中,机器人创业公司或许应该有更多思考。
技术创新很重要,但产品落地更关键
技术上的创新让rethink一举成名,Baxter和Sawyer,被业内称为“最具成长性”和“革命性”的工业机器人,但市场对此并不热衷,成立十年,一共卖出了2500台协作机器人,其中还有大部分是卖给了高校实验室,真正工业上的应用更是少得可怜。以牺牲机器人刚度和精度为代价而实现的人机协作在工业场景中并不具备价值,因为很难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中,不能真正有效的解决市场所产生的问题,市场当然不会买账。
所以很多人将rethink的失败归咎于技术的上的失败,但与其说是技术失败不如说是产品失败。2011 年 9 月,Rethink 协作机器人 Baxter 推出,其创始人Rodney Brooks 为新一代协作机器人设定了一套新的标准。在 Baxter 产品中,除了安全到无需给机器人设置防护栏;它还操作简单、上手快,工人无需写代码即可对机器人进行“编程”——工人只需带动它的手臂运动,就可以完成简单编程并进行作业;另外,Baxter 具有视觉传感和力觉传感等感知能力,Rethink 独有的内置传感器能自动学习如何“摸索”、“感受”传送带上的物件;更重要的是 Baxter 还不断推出新的软件支持,“相比起来,常见的传统工业机器人及其相关设备内置的软件就显得一成不变了。”
低价、易用、安全、人机协作这些最初的设想最终都在都实现了,只是最后出来的产品并不符合市场的实际需要。
与rethink的黯然收场不同的是,几乎同一时期成立,同为协作机器人先驱的优傲目前已经成功拿下超过一半的协作机器人市场,目前已累计售出了 25000 台机器人(10倍于Rethink)。在协作机器人这条道路上,优傲选择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
UR机器人采用模块化设计。在更加安全、易用的前提下,负载、重复精度不输传统机器人,价格与传统机器人相比也只是稍高。因此在很多对速度要求不很高的场合,UR安全、轻便、易部署的优势可以得到发挥,在市场中牢牢站住一块生态位。
而优傲还在不断开发新的应用场景,复合型机器人面世之后,优傲的协作机器人也成功搭载上了AGV小车,用于多工位的组装、搬运工作。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