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工智能学习网2019-02-21 09:59:34 热度:

让机械手臂「到处走」,工业 4.0 时代人机协作的全新可能性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工业 4.0 时代人机协作的全新可能性

▲工业 4.0 时代人机协作的全新可能性

 

随着技术不断的革新演进,人类与机器人将会在产线上有更多的接触和合作,而这也将带动生产效率和良率的提升。

 

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领导者 Festo(飞斯妥),在针对未来工作环境的探讨中设计了 ARIZ 计划,思考如何於未来的生产线中,让人类可以找到和机器更好的协作方式。试着跳脱过往有防护栏、或者是区域隔离的工作方式,让两者更为紧密的协作。

 

为达到这个目的,Festo 思考如何设计出可以支持多样化工作的机器人助理,现在在各产线上的机器人多半只是负责复杂产线中的其中一个环节,例如最简单的填充或者是移动产品,都是「单一功能性」的机械手臂,但若要达成工业 4.0,进行更深度的人机合作,势必需要具备更多种功能的机器人诞生。

 

让机械手臂「走起来」,人机协作的下个新世代

 

Festo 早在 2015 年就在德国做过人机深度合作的相关专案,当时他们让组装机器人与人类工程师中间没有防护栏隔开,直接在工程师旁边加入工作,实验结果证实:机器人在这样的合作流程中,可以减轻人类的工作量,且可以更好的协助容易疲劳、困倦的连接和抓取工作,同时,在机械手臂上装上高度敏感的皮肤型传感器,便可以让他在接近员工时自动停下,顾及协作的安全性。

 

有鉴於 2015 年的成功经验,Festo 正在想办法进一步推广「移动式工作机器人」的构想,透过连接更为高级的 IT 系统,机器人可以直接获取工厂讯息,并藉此简化生产线上员工的配置,Festo 目前已经成功完成测试阶段,该测试是利用博世的 APAS 移动式机械手臂,在该测试中,APAS 对印刷电路板的质量检测产生了贡献。

 

在《Robotic&Automation News》的报导中提到,Festo 的 ARIZ 计划研究工程师和项目经理 Michael Voß 指出:「我们正在思考如何把移动式的机器人,转移到工业生产和电子组装中,在那里移动式机器人可以在装配工作中做到更为灵活的支持。」

 

而面对这样的挑战,如何标准化就是下个难题,务必确保该产线的自动化符合经济效益才有导入的意义,例如像是该制程有没有可能只要更少的工具就能完成?藉此就能让机器人在最少的变化下完成工作。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