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由于近年来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将随之而来,在这场科技和产业革命中,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将取得巨大的进步。人类的认知在不断变化,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也让人工智能为艺术与科学深度融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为艺术审美和科技创新带来巨大的可能。
基于这种环境下,由清华大学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与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五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即将在11月2日至30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为期接近一个月的展览将会以“AS-Helix: 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与科学融合”为主题。
作品《多重宇宙》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飞跃式发展,使得众多的学者开始思考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关系。本次展览的目的在于从人类认知、生产方式变革、未来 教育、艺术范式、设计创新、健康医疗、可持续发展等相关领域展开多元对话和思考,探讨艺术与科学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深度融合、创新协同,实现“共商、共建、共享”的永续发展!
作为一个关于艺术与科学的展览,知名“网红”机器人索菲亚(Sophia)自然不会缺席,受国家博物馆的邀请,机器人索菲亚将会出席本次作品展担任开幕演讲嘉宾。今天机器人索菲亚先带大家看看本次展会有什么作品值得我们关注,先睹为快!
《仿生学习网络》
《自我映射》
《风声》
《胶囊列车》
《鸟鸣钻石》
当然,除了 机器人索菲亚上面带你们欣赏的几件展品外,还有很多表达科学与艺术融合的参展作品值得我们关注,整个展览展品多达120 余件之多,分别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意大利、瑞士、荷兰、奥地利、澳大利亚、土耳其、俄罗斯、波兰、日本、印度以及中国国内多所艺术院校、研究机构等。
其实,参与国博展览早已经不是机器人索菲亚的首次亮相了,此前她曾会面过几个国家的领导人,更是出席过多个展览节。不过作为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体来说,机器人索菲亚 还是显得相当的合适。作为人工智能时代的代表作品, 索菲亚最核心的就是“大脑”,它能让索菲亚实现对人的识别面部,与人进行眼神接触并根据提问者的问题和说话内容进行自我的思考与解答,而这种语音识别和深度学习的能力,必然会对人类的未来很多方面带来影响。
类似机器人索菲亚的出现,就是艺术家、机器人工程师和人工智能工程师进行跨学科合作的例子。它不仅拥有人工智能的内在,还有与我们人类相似的外表与沟通方式,能表现出人类的喜怒哀乐,这种融合艺术与科学的前沿实践成果正是本次研讨会上所要表达的。也因为如此,机器人 索菲亚才会作为代表之一出席清华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既学术研讨(TASIES2019),展现艺术与机器人工程和AI的完美结合!
当然,包括索菲亚在内的这些展品,必定会专注于展示来自世界各国的尖端实践成果,融合艺术与科学,并试图从人类认知、生产模式的变化、未来教育、艺术范式、设计创新、可持续发展等相关领域进行多重对话和反思。因此,这次研讨会的开办还是相当令人期待的。
来源:机器人索菲亚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