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易智家2019-09-18 10:52:26 热度:

艾利特在工博会发布协作机器人和传统工业机器人双产品线上新!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9月18日,国内工业机器人企业艾利特(ELITE)在2019年上海工业博览会现场举行新产品发布仪式,宣布其协作机器人和传统工业机器人双产品线上新。他们分别是工业机器人EI67和负载协作机器人EC612。

艾利特称,这意味着公司在“工业+协作共融”之路上又向前迈出了一步。

此次发布的六关节协作机器人EC612,属于轻量化、小型化、人机协作机器人。其适用于汽车、金属加工、注塑和3C行业等行业,可进行装配、大扭矩拧紧、机床上下料、物料检测、物品取放、堆垛和拆垛、打磨和抛光等操作。

EC612机器人的最大负载为12千克,工作范围为1.3毫米。其自重仅31千克,占地小至200毫米;工具端最大速度达3.2米/秒,重复定位精度正负0.03毫米,每个关节运动范围达到正负170度。

据艾利特介绍,该机器人具有轻松编程、快速安装和设置、重新部署灵活、人机协作和安全等特点,且机械臂有反向驱动功能,可以直接牵引机械臂编程示教。它还可以通过设置安全参数,并经过安全评估,在不增加安全围栏条件下满足人机协作应用需求。

在发布会上,艾利特CEO曹宇男表示,自动化行业飞速变化, 对大部分厂商来说,所面临的行业问题是相似的——成本高企、产品需求多样化,从大规模生产转向大规模定制。

“不断迭代的产品对生产工艺的通用性、精度、可靠性都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很多非标产品和复杂工艺是人工都难以企及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制造方式必然需要具备更高柔性。“曹宇男称。

在艾利特机器人公司CTO孙恺看来,个性化定制和柔性化生产所需要的已经不是传统的生产方式,比起全都由人工制造或由设备单独规模化生产,在许多应用场景下,人和机器一同协作都更为高效。

以协作机器人为代表的轻量化生产工具,不仅带来了生产力的突破,更颠覆了生产关系——它让机器人可以和工人并肩协同工作。

自2015年以来,中国协作机器人市场进入发展快车道。高工产研机器人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中国协作机器人市场规模年均增速在50%以上,大大高于传统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增速。

据艾利特CTO孙恺介绍,未来,艾利特将完成全系机器人的产品升级和协作化控制平台建设,且要完善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及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提高用户使用易用性以及推进典型场景的落地。

“没有AI,协作机器人就是轻型机械臂,和传统机器人相比其最大优点仅仅体现在‘轻’上。”孙恺说。

因此,艾利特在设计协作机器人本体时,已同时启动AI及相关技术、产品的研发。

此次艾利特发布的另一款六关节工业机器人EI67,最大负载为7千克。其拥有700mm和900mm两种臂展长度,可安装于任意角度;重复精度正负0.02mm,自重约33kg。该机器人具有尺寸紧凑,整机重量轻,应用范围广,防护等级高,易于集成等特点.

艾利特表示,EI67工业机器人结合生产线可以组成单机或多机自动化系统,在无人参与的情况下实现搬运、组装、分拣、装配和喷涂等多种生产作业。

艾利特成立于2016年9月,是一家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及博士后发起成立的企业。

艾特技术研发中心位于北京中关村的核心地带。 该资料显示,公司研发人员约50人,核心团队有16年以上机器人和自动化行业研发经验。 在苏州工业园区规划了约万平方米的生产开发基地,已于2018年4月投产,各类机器人年产规模达5000台。

来源:界面新闻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