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如今在移动云、LBS等多方面下注,是其不得不为的追赶方式,因为它已经失去了智能手机时代的话语权。为了避免重现智能手机时代遭遇的尴尬,时隔10年之后,百度再次选择了跟随它当初的模仿对象Google,参与到未来智能设备的话语权抢夺战争当中去。
4月1日当天,有消息称,百度正在内测其智能眼镜设备:“Baidu Eye”.媒体报道,根据百度内部人士透露,“Baidu Eye”已经内测成功。“Baidu Eye”将会配备超小液晶显示、语音操控、图像识别、骨传导技术,并且会和百度语音,百度云、百度地图等进行深度整合。百度希望借“Baidu Eye”在中国率先建立一套智能穿戴设备的规范。
由于这个消息是在愚人节这天放出,以防这是个玩笑,作为钛媒体的记者,我特地向百度内部人士求证了此事。我得到的回应是,百度官方不予置评,但可以按照媒体曝光的消息写评论。这符合我印象中百度一向与媒体打交道的方式,因此可以相信此事属实。
对于百度来说,这个举动是在押注,也是在觊觎未来的移动话语权。
看看Google和苹果在做什么,就大体可以得出“可穿戴设备将会是智能设备的下一个战场”的结论--IT界的历史从来都是站在浪潮之巅的明星企业写就的。从个人电脑、桌面操作系统,到后来的iPhone、Android,IT史是巨头们抢夺话语权的历史。桌面时代由IBM、Wintel联盟等掌握了绝对话语权,移动时代则是苹果、Google、ARM联盟。
现在,苹果和Google在主导了智能手机时代之后,开始了下一阶段话语权的争夺--可穿戴设备。Google选择了智能眼镜;越来越多的传言显示苹果选择了智能手表。
遗憾的是这些主导IT业发展方向的巨子中鲜有中国互联网企业的身影。百度虽然从诞生之初选择了跟随Google做搜索引擎,但随后,它的发展已经与Google渐行渐远。无论是产品布局,还是商业模式,百度变得更加本土化,视野也日趋狭隘,局限于中国市场,难以在全球范围内迈开脚步。
在登陆纳市时,李彦宏向资本市场解释,称百度为一家“技术驱动的媒体公司”.他在宣传上着力强调与Google的不同,也在日后的发展中践行了这一宣传--除了搜索业务以外,百度的发展路径基本是独立于Google的。
就百度这些年在做的事情来看,说实话,这不是一家具有前瞻性的公司;再加上它避免模仿Google,这导致了百度在第一次的移动浪潮中的掉队(如果紧跟Google的动作,或许现在百度的情况要好得多。当然,这不是为Copy2China开脱)。
在百度迷恋中间页、扩展业务范围并碰壁的过程中,Google通过为数众多的实验室项目和接连不断的收购,不断地扩展了自身发展的可能性。其中,Google收购的Android项目让它在移动时代独占鳌头--2012年,Android控制了全球四分之三以上的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市场由Google和苹果主导,百度才有了如今的窘境:无论是百度云ROM,还是移动云服务,还是铺天盖地的APP……百度无论如何也无法逃脱苹果和Google设定的语境:移动操作系统以及APP生态环境。百度或许可以通过加速快跑在中国市场赶上,但不意味着它能够主导市场,也绝不掌握话语权。
这个重大挫折使百度将目光投向了未来战场,试图参与到话语权的争夺中去。有意思的是,它选择了跟随10年前的模仿对象--Google.
这是一个相对稳妥的选择:因为包括Google Glass在内的可穿戴设备还处于发展初期。
近日,Google创投(Google Ventures)宣布与科技界的两大创投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及KPCB共同设立Glass Collective,为Google Glass生态体系的各种创意与应用提供种子基金。这意味着,这场未来话语权的争夺才刚刚开始,可穿戴设备受到了Google和风投巨擎的大力推动。而放眼国内,在这个领域,百度还没有竞争对手。
不得不承认,单就中国市场而言,百度拥有的技术和财力使得它在这场话语权的争夺中有很大优势。而且,百度再次模仿和跟随Google的好处是,Google Glass可以给“Baidu Eye”提供一个很好的参照样本。这可以算是“吃一堑,长一智”吧。
智能眼镜的未来或许还待观察,但这场10年后的轮回已经足以让人唏嘘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