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来源:雷科技
显示器最重要的是什么?答案是:亮度、色彩,如果是游戏玩家,那么或许还要加入 " 响应速度 "" 刷新率 " 等参数的要求,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许多新型面板开始从高端走向主流,比如被 iPad Pro 选做显示屏的 miniLED 技术,就以令人咂舌的速度降价,甚至与同等级的 IPS 屏幕价格相仿。
要知道,IPS 已经发展十余年,是一项非常成熟的显示技术,而 miniLED 从出现在大众视线到降到白菜价,仅仅用了三年时间。背后的原因,毫无疑问是 miniLED 技术取得了突破,进入到快速量产阶段,随之而来的则是用户的疑惑,miniLED 用起来到底如何?
随着 miniLED 显示器的暴跌,很多玩家都盯上了这种新型技术打造的显示器,毕竟一款 2K 分辨率,支持分区背光调整、HDR1000、144Hz 刷新率的 miniLED 显示器,最低只要 1499 元,略懂显示器参数的玩家看到都会心动。
低价 miniLED 显示器是否值得购买?为了讨论这个话题,我特地购入了一款 miniLED 显示器,2K165Hz、576 分区背光、HDR1000、3ms 响应速度、支持 G-Sync,同时还支持 10bit 色彩显示,厂商承诺出厂校色且△ E 小于 2,而价格仅需 1999 元,单从参数来看在同价格几乎没有对手。
这款来自 KTC 的 M27T20S 能否带给我惊喜呢?
M27T20S 有两个版本,分别是我购买的标准版以及一款升级版,两款产品的面板等参数完全相同,只是升级了人体工学支架和 Type-C 接口,标准版的 Type-C 接口仅支持 15W 供电,升级版则支持 90W 供电,如果是笔记本电脑用户,可以考虑选择升级版。
考虑到此次评测的重点是显示效果,所以配件、外观等我们就简单略过,配件有 DP、HDMI 线缆各一根,还附带一份校色报告,支架采用快拆式设计,可以轻松拆卸,支持 VESA 壁挂安装。
好了,废话不多说,我们直接进入正题,首先来看看校色仪的检测报告,作为对比的另一款显示器是 AOC 的卢瓦尔系列 4K60Hz IPS 显示器,作为 AOC 偏高端的一个系列,在色准等方面还是有着不错的表现,并且支持 HDR400。
以下测试数据中显示器均选择了标准模式 + 原生色彩,50 亮度,其余设置保持不变,这也是大多数人拿到显示器刚开机时的模式。
在显示器的色域覆盖上,KTC 提供了 100%sRGB、99%AdobeRGB、93%P3 和 95%NTSC 的色域覆盖成绩,而 AOC 则是 99%sRGB、77%AdobeRGB、80%P3 和 73%NTSC。单从色域覆盖来看,KTC 是完胜的,其宣传的量子点技术确实让显示器在色彩表现上有所提升。
注:KTC
注:AOC
在对比度测试中,AOC 的对比度最高位 1100:1,KTC 的对比度则是 2810:1,巨大的差距体现在实际体验中,会有着很大差别,简而言之就是画面的明暗对比效果差距很大。
至少到这里为止,KTC 的 miniLED 显示器在参数上都远胜于采用传统 IPS 面板的 AOC 显示器,不过还有一项最重要的测试,那就是色准。虽然对于游戏玩家来说,色准并不是需要特别关注的一项参数(颜色准确不代表颜色好看,就像在手机上大多数人更喜欢 " 鲜艳 " 模式而非 " 原色 " 模式),但是在设计等领域,色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
在校色仪的 48 色测试中,AOC 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虽然并非专业显示器,但是在绝大多数颜色上△ E 都小于 1,平均△ E=0.6。
注:1F 的△ E 过高很可能是校色仪的 BUG
而 KTC 的成绩则不甚理想,虽然宣传中给出的数据是△ E 小于 2,但是几乎所有色彩的△ E 都大于 1,仅 "1F" △ E 小于 1,有 29 个色彩的△ E 大于 2,最后录得的平均值△ E 高达 2.38。
对比之下,KTC 的色准显然无法满足设计等较专业的需求,甚至以非专业显示器的角度来看其实也算不上优秀,在一些场景中可能会出现失真的表现。
接下来的色准数据则是在开启显示器 HDR 模式,关闭 Windows HDR 模式下的结果。
在开启 HDR 模式后,AOC 的表现让人大跌眼镜,色准测试结果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 E 最高达 5.89,平均△ E=2.26,基本上与 KTC 标准模式下的色准表现有得一拼。不过,这个数据并不出乎意料,普通显示器的 HDR 模式说白了就是通过软件渲染来满足 HDR 的运行,会直接影响显示器的色彩表现。
再来看看 KTC 的,不出所料的,在 HDR 模式的色准测试中,KTC 的色准直接 " 起飞 ",平均△ E=3.84,最高△ E=7.99,有 10 个以上的色彩△ E 大于 5,场景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如果某个设计师用了这样的显示器来完成作品,第二天可能就因为左脚先进公司而被开除。
当然,这还不是最惨的,更惨的还在后面。众所周知,Windows 系统是支持 HDR 模式的,而且这个模式已经被无数用户吐槽过,那么在开启显示器 HDR 和系统 HDR 后,表现又会如何呢?
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AOC 在开启系统 HDR 后,色准测试结果再次发生巨大变化。平均△ E=0.98,大多数色彩△ E 小于 1,仅 3 个色彩△ E 大于 2,谁能想到 AOC 的 HDR 居然表演了一出负负得正的戏码?
KTC 则没有这么好运,在开启系统 HDR 后,其色准已然保持之前的水准,甚至偏色问题还更加严重,最大△ E=8.22,平均△ E=3.97,△ E 超过 6 的色彩数量还有所增加。
到了这里,基本上可以确定 KTC 的 miniLED 显示器,仅仅适合游戏玩家使用,如果你对色准有需求,那么基本可以无视这款显示器。而在下面的测试中,AOC 的显示器则无法跟上 KTC 的步伐了,因为我将测试 miniLED 的拿手好戏——分区背光,只有开启了分区背光的 miniLED 才是真正的完全体。
开启分区背光后,KTC 的亮度明显增强,色准参数与非分区背光模式没有明显区别,就不再去讨论了,色域覆盖同样如此,而对比度测试的成绩变化则十分惊人,在开启分区背光后,KTC 的对比度最高达 8130:1,最高亮度达 858.4 尼特(峰值亮度 1050 尼特)。
作为对比 AOC 的最高亮度仅为 324,虽然在 IPS 显示器中已经是不错的数据,但是在实际使用中,肉眼可以明显看到两者在亮度上的差别。而在电影、游戏等场景中,对比度所带来的体验提升也是十分明显的。
后续在查询相关资料时,我发现 KTC 的色准或许没有测试结果看起来的那么差,因为分区背光的特性会让校色仪在测试时受到干扰,灰阶数值的差异会使得色准出现很大变化,而在肉眼看来实际上并没有那么严重的偏色,不过 KTC 的 M27T20S 至少在红、黄、绿三个颜色上有着调色问题,不知道后续厂商是否会改进。
下面就是游戏及 HDR 视频场景的对比。
在实际体验测试中,我选取了《CS:GO》《刺客信条:奥德赛》两款游戏作为测试项目。
miniLED 的超高亮度和对比度,在《CS:GO》这样的竞技类 FPS 游戏中有着不小的优势,在训练场景中可以看到 KTC 的超高亮度,甚至让相机拍摄的图片出现了过曝问题。
当然,在肉眼中 KTC 的测试场景在明亮度上要远胜于 AOC,虽然就个人观感而言,过于明亮以至于显得画面失真,但是基本不用担心在阴暗处蹲人的 " 老阴 x" 了。
而在《刺客信条:奥德赛》中,高亮度带来的效果更加突显在开启 HDR 模式后,可以看到场景的色彩与对比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就肉眼的观感来说就是:色彩缤纷,以至于我一时之间无法适应如此 " 鲜艳 " 的颜色。
高对比度带来的暗处细节展示,即使是相机的自动对焦模式都可以拍摄出来(注意人物右侧的树木)。
在测试游戏的过程中,就个人观感而言 KTC 的 HDR 效果比想象中要好很多,色准虽然表现不佳,但是 " 鲜艳 " 色彩带来的观感确实可以第一时间抓住玩家的眼球,就是有时候看久了会觉得累,如果你之前使用的是普通 IPS 显示器或是 VA 等显示器,甚至会感觉很别扭,但是在习惯之后再看回之前的显示器反而觉得色彩暗淡了。
在 HDR 视频测试中,高亮度与高对比度带来的优势被发挥的淋漓尽致。在杜比的 HDR 测试视频中观感差距很明显,甚至因为亮度原因导致画面部分过曝,但是在实际体验中的观感确实出色,你可以明显看到阴暗处的细节。
注:左位 KTC,右为 AOC
另外,分区背光的优势使得 KTC 在一些场景中可以做到部分纯黑,而不会像 IPS 屏幕那样整体呈现出灰蒙蒙的感觉,不过代价就是明暗交界处,KTC 会有较为明显的过渡层。
注:左位 KTC,右为 AOC
色彩上,KTC 这款使用了量子点技术的 miniLED 确实有着更鲜艳的表现,但是过度的调色反而让视频色彩过于 " 奔放 ",足够抓眼却难以称得上是好的体验,在 HDR 视频测试过程中,不少画面都出现了色彩过曝的情况。
在整个测试过程中,KTC 这款廉价 miniLED 显示器的表现其实并不足以让我满意,虽然亮度上的表现十分惊人,但是整体的体验却被软件层面的调教拖了后腿,不管是 HDR 驱动还是色彩调节,都让其体验大打折扣,唯一称得上不错的只有分区背光,在溢光控制上比其他廉价 miniLED 显示器要好很多,但是在低亮度下依然会出现明显的溢光现象。
高亮度所带来的体验提升,其实在大多数日常使用场景中都很难得到良好体现,而且说实话高亮度看久了眼睛的疲劳感要强于普通的显示器,特别是在浏览网页、文档,屏幕有大面积白色背景的时候,高亮度的体验其实并不好。
换言之,M27T20S 的使用场景其实非常小,仅仅是适合预算不足以购买中高端 IPS 显示器或是 OLED 显示器,但是又希望享受到更好的 HDR 效果的用户,除此之外就是 FPS 对战游戏的爱好者了。
就个人体感,即使把暗部增强调到低值,M27T20S 的暗处细节依然完胜开启了暗部增强的 AOC,对于不太在乎游戏画面,只想着干翻对手的 FPS 对战玩家来说,这款采用快速面板 +miniLED 技术的显示器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至于普通的娱乐玩家,如果你像我一样有另外一块日常使用的屏幕,那么 M27T20S 可以作为游戏专用屏幕使用,单就游戏上的体验来说还是不错的。
如果你想购入一款 miniLED 显示器,那么首先要确认的是分区背光数量以及相关硬件设计,一般而言,576 以上的分区才能带来合格的体验,分区数量越多则亮度、色彩越均匀,随之而来的则是价格的飙升。
此外,一些厂商为了更好的控制分区背光效果,会通过增加独立芯片来控制背光模块,同样可以让分区背光的效果增强。除了分区背光,显示器的面板也需要重视,很多人误以为 miniLED 是一种面板,实际上值的是背光面板而已,显示面板可以采用 IPS、VA 等其他面板,比如 M27T20S 所采用的就是华星光电的 HVA 面板。
一般而言,如果对响应速度有要求,可以考虑 VA,如果对色彩等要求更高,那么可以选择 IPS。综合来说,miniLED 在显示器市场尚属试水和过渡产品,后续的 MicroLED 才是这类显示器的真正完全体。
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