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22-09-05 00:00:00 热度:

产业AI新战事:京东云亮出最接地气的数智供应链答案

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产业AI新战事:京东云亮出最接地气的数智供应链答案



在京东的“亚洲一号”园区仓库内,一台台“地狼”机器人安静而迅速地移动着,精确将货物送至指定货架;夜深了,突然想剁手加购已久的家电,却不知型号是否合适,发现京东客服依然“在线”,精准给予你答案。

还有奔跑在

京东的AI技术,早已深入到自身业务的各个环节,并走入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细腻无声,却又不可或缺。

今天,AI技术与产业的结合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行业不再过分聚焦“实验室跑分”,而更加看重AI解决实际问题的最终效果。

作为依托供应链,一端链接消费端,一端连接产业端的京东,对这个道理已经深谙多年。

早在2017年,京东就已经全面向技术进行转型,喊出了“技术!技术!技术!”的口号,从对内解决成本体验效率问题,到对于前沿技术创新的探索,再到技术的对外输出,

在自身供应链的“数智化”过程中,京东的AI技术不断打磨成长,这也让京东的AI技术变得具实践性,更“懂产业”,而

在近期的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京东集团副总裁、智能产品与服务部总裁,IEEE Fellow

产业AI新战事:京东云亮出最接地气的数智供应链答案

▲京东集团副总裁、智能产品与服务部总裁,IEEE Fellow何晓冬博士

此外何博士还深入分享了京东AI技术的整体发展战略,京东更为成熟的AI技术体系,已经跃然眼前。

面对愈加多变的国际环境、疫情常态化以及产业对综合性AI的需求不断提升的大背景,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产业AI如何炼成?从解决最接地气的问题开始

这几乎是所有有能力进行技术对外输出的企业面临的共同难题。

今天,很多AI厂商在单点技术能力和产品打造已非常成熟,比如计算机视觉的内容识别与合成,语音、语义的人机交互等,但到了落地环节,却困难重重。

俗话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京东连接着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零售、物流、工业品、金融等业务板块涉及完整的供应链全链条,对于产业各个环节中真正会遇到的难题,京东一清二楚。

用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曹鹏的话来说,就是

产业AI新战事:京东云亮出最接地气的数智供应链答案

如何理解“长在数智供应链上”?实际上,京东的产业AI,已经在京东自身复杂的业务场景下应用多年,最典型的三大场景,我们也很熟悉了,就是零售、物流、服务,这与我们每个人也息息相关。

比如在零售环节,面对自营千万级的SKU,京东通过运筹优化、深度学习等技术,能够在供需不确定的场景下,对这些商品实现较为精准的预测,并且可以对应做出合理决策、完成与供应链的协同,做到供应链运营效率全球领先。

在与我们关系密切的物流环节中,京东在全国超过25个城市部署了400余辆智能快递车,而在京东物流亚洲一号智能产业园地狼仓内,京东通过

在服务方面,京东智能客服系统可以说是京东AI技术集中体现的关键一环,其背后,京东云旗下的言犀人工智能应用平台在发挥关键作用。

通过此次WAIC大会上何晓冬博士亮出的,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言犀平台同样源于京东复杂业务场景的锤炼。试想,京东上千万的SKU,如果都是人工来撰写各类营销文案,工作量是巨大的,而言犀AI已经为京东商品生成了超过30亿字的营销文案,覆盖了3000余个三级类目。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AI生成的文案,其人工审核通过率超过了95%,也就是说,

产业AI新战事:京东云亮出最接地气的数智供应链答案

在最重要的与消费者沟通环节,言犀通过全栈自研的多模态交互技术,可自动化应答90%的服务咨询,销量平均提升209%,成本平均降低87%。很多时候,我们在京东咨询客服,看似流畅对答的背后,其实是AI客服在与我们交流。

在用AI加速自身数智供应链建设的过程中,京东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

最终,传统实体行业成为了京东重要的发力点,在他们看来,只有用AI来提升、服务传统实体行业才能最大化影响力和应用价值。

实际上,

大家常说AI发展的“三驾马车”是算力、算法和数据,而实体行业的数据积累量极具规模。另一方面,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往往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引起整个产业生态链的向前迭代。

当然,回到最根本的,产业AI是一个综合性AI系统,迁移成本低、适用能力强,而传统实体产业恰恰需求各异、定制化程度高、行业门槛高、场景极为复杂。

实际上,作为一家重资产的新型实体企业,

二、长在数智供应链上的产业AI,瞄准N个场景,深耕应用路径

用AI技术,打造和完善自身的数智供应链体系,只是京东技术转型的第一步,既然是产业AI,反哺产业是必然的方向。

带着从智能供应链中锻炼出的产业AI能力,以及对于传统实体行业的深入思考和分析,京东决定再走一步,将自己的技术拿出来,给行业带来更大的价值,通过京东云这一京东集团的技术和服务的统一品牌进行对外输出,让更多行业享受到供应链“数智化”带来的红利。

用一句话总结就是,

在此次何晓冬博士秀出的京东产业AI全景图中,我们可以更好地观察到这一点。全景图中,正是前文我们提到的,

产业AI新战事:京东云亮出最接地气的数智供应链答案

向上,则是京东AI技术在供应链各环节提供技术服务的能力,包括数智采购、协同研发、智能制造、全域链接、价值服务、供应链一体化六个大的方向。而借助对于供应链生态的深度服务,京东也能够实现对于产业的深耕。

在这种宏观战略布局之下,京东的AI技术已经在众多行业中开枝散叶,落地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前不久,京东云与智云天工联合常州移动,为常州钟楼区打造了一座“超级虚拟工厂”,这座虚拟工厂实际上是一个“5G+AI”的工业制造云平台,截止去年年底,虚拟工厂已成功接入区域内300余家工厂的30,000多台设备,消化产能、带动了就业。

此外,在供应链上游的生产制造环节,京东C2M智造平台已经与数千个品牌达成了合作,帮助他们新品上市周期比以往缩短了67%。

通过与全国70%的产业带合作,京东自有品牌开始为中小工厂赋能,推动从工厂到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降本增效。

京东此前曾提出通俗地来理解,整个供应链从产业到消费者,大致分为十个关键环节,今天,京东的AI技术已经深入各个环节,去真正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除了对传统行业的助力,京东产业AI也在提高社会效率方面展现出较高的价值。

就在今年5月的北京疫情之中,为了解决疫情防控与排查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增加疾病传播风险的问题,京东云旗下的言犀推出了疫情防控与排查解决方案。

基于早已打磨成熟的对话式AI技术,该方案

由于言犀方案在北京的疫情防控与排查工作中表现出色,北京市还决定专门以“96010”作为抗疫外呼的官方电话号码,对全市提供疫情防控智能外呼服务。

在民生方面,在京东云助力下,保定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实现了“接诉即办”的数字化监管平台建设,让市(区)、县、乡、村四级行政单位的广大群众通过各种渠道反馈的诉求被及时处理,无论是村民的土地确权,还是小微企业的商标咨询。同时,时段覆盖率、响应效率均有提升。今年上半年受理诉求接近百万件,翻了一倍多。

产业AI新战事:京东云亮出最接地气的数智供应链答案

2019年京东入选了智能供应链国家新一代开放创新平台,本次WAIC上,拥有9大类50余个成熟API,日均调用量达百亿次,并拥有丰富的应用生态。

产业AI新战事:京东云亮出最接地气的数智供应链答案

基于北京、成都、上海、硅谷等AI研究院技术团队,京东不断对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知识图谱、语义理解、多轮对话等进行持续性探索。平台的业务能力已经覆盖数智采购、协同研发、智能制造、全域链接、价值服务、供应链一体化等多个关键环节。

从城市、金融、互联网到交通、教育、医疗、农业等等。

目前,京东AI技术已经服务了全国80多座城市、880家金融机构、1821家大型企业、195万家中小微企业。

而从上述这些案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一个趋势,就是

整个供应链体系将会在数字化基础上实现更加深度的智能化,而京东的产业AI能力,必然将有更广阔的发挥空间。

三、近900亿研发、20000余项专利,瞄准技术一路到底

纵观科技产业,每家科技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后,都有的倾向,但真正能够将这些能力很好地落地给合作伙伴或者生态链企业,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实际上,在京东云看似水到渠成的AI技术落地背后,除了自身对于行业的深刻理解,还少不了京东

从2017年喊出“技术转型”以来,京东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方面就开始了技术深耕,京东在WAIC大会上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这五年来,

目前京东云员工中有60%以上均为技术和产品人才,其中4位科学家入选了IEEE Fellow。除了学界大牛,京东云有超过在国际AI顶级会议共发表近500篇论文,获得了25项国家AI竞赛冠军。

就在此次WAIC大会上,京东云正式成立了京东上海产业AI研究院。上海以及长三角地区人才、技术、应用场景丰富,为AI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沃土,京东人工智能研究院在此设立分支机构,核心就是要为上海及长三角区域解决真实的产业问题。

在前不久的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暨京东云峰会上,京东云正式发布了言犀人工智能应用平台,此次

产业AI新战事:京东云亮出最接地气的数智供应链答案

目前言犀平台已经实现了6项核心AI能力的API化,实现日均百亿级外部调用的支持。在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知识图谱、语义理解、多轮对话等6大关键基础AI技术领域,言犀平台也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

当然,言犀AI平台能够取得这些成绩,离不开与5.8亿用户每天1,000万次人机对话服务,也离不开数十年京东618、11.11等大规模交互场景的考验。

言犀人工智能应用平台已经成为京东产业AI最核心技术的集大成者,也成为京东云用技术赋能行业的核心利器。

正如何晓冬博士所言,

不论是京东超两万的专利积累,还是言犀AI平台在技术层面的突破、在应用方面的出色表现,我们都能够明显感受到,那个曾经被外界片面地贴上“电商”标签的京东,已经

曾经为产业的数智化转型提供助力。而正是这份对于硬核技术的执着,才让京东产业AI在落地的过程中走的更有“底气”。

结语:数智化浪潮下,AI落地战比得是谁更懂产业

从提出技术转型口号至今,经过五年多的磨砺,京东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产业AI技术体系。不论是产业AI全景图的公布,还是三位一体战略的明确布局,我们都能看到,

如今AI正处于转型变革时期,AI技术与产业的融入也不断加深,科技巨头们也都在云服务赛道上加码布局,京东云的快速成长,让更多传统行业享受到了数智化浪潮带来的红利。

有挑战的地方就存在机会。今天,AI落地战事正火,云服务企业能否真正让AI发挥价值,关键还要看谁更懂产业,能解决接地气的问题。

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