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18-12-21 13:45:12 热度:

放弃优厚待遇做起了民营教育,这位才子如今在中国家喻户晓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原标题: 放弃优厚待遇做起了民营教育,这位才子如今在中国家喻户晓

当年三次才考上北大的俞敏洪抛弃了北大的优厚待遇,做起了民营教育。没有背景,没有钱,没有势,一步一个脚印在拼搏,最终成为民营培训行业的巨头。

1962年,俞敏洪出生在江苏省江阴市夏港街道葫桥村,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村家庭。1979年,县里办了一个外语补习班,俞敏洪挤了进去,这是他第一次系统地学习外语。历经三次高考,1980年他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

1991年他从北大离开,进入民办教育领域,1993年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从事英语考试强化教学。一间10平方的小屋,一张破桌子,一把破椅子,一堆用毛笔字写的小广告,一个刷广告的胶水桶,除了脑子里的英语教学知识,这是俞敏洪白手起家的所有家当。在北京寒风怒号的晚上,俞敏洪就骑着破自行车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刷广告。手冻麻了,拿起二锅头喝两口暖暖身子。

1995年,俞敏洪已经意识到中国越来越多的出国留学生与改革开放有着密切联系。他还强烈意识到,要鼓励留学生回国发展,为祖国作出自己的贡献,于是,新东方提出要成为“出国留学的桥梁,归国创业的彩虹”。彼时,新东方的学生已经达到一万五千人。此时俞敏洪已经能够感受到教育产业的魅力,有了稳固的后方和明确的信念,新东方步入了迅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新东方的发展黄金期,让“优秀的教师富起来”也是俞敏洪带给中国教育界的观念变革:那段时期“教授年薪十万”一度是中国各大媒体炒作的热点,有实诚的老教授,面对着十万块钱甚至拿都不敢拿。可是,俞敏洪认为,教书育人的人值这钱!那时他的个人资产至少达到了1亿,而这些钱也是纯粹靠教书获取的。

师从北大,又在北大的讲坛上站了多年的俞敏洪,凭借多年的钻研,以专家的身份在同业中很快就显示出不凡的身手。他和他的新东方将中国人望而生畏的托福、GRE考试变成了福特汽车式的生产线,不断为全球范围内英语最高得分者贴上"新东方制造"的标签。就这样,俞敏洪经历了由教师向企业管理者的转变,经历了文弱书生向民办教育人的转变。

新东方教育也由兄弟式合伙企业到家庭式合伙企业再到股份制的上市企业。此后,在别人开始模仿新东方时,它却向着全方位的教育集团迈进,以培训为核心,亲子、少儿、中学教育、基础英语培训、大学英语及考研培训、出国考试培训、多语种培训等多个培训体系,还组建了出版公司,开启了远程教育,搞起了资本运作,并在2006年赴美上市,造就了一批教育界的富翁。

2014年,新东方在全国已经拥有56所学校,31家书店和703家学习中心。品牌价值达64.23亿元。

本文来自生意经,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下载创业家APP,读懂中国赚钱的7000种生意 ]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