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大青年CEO俱乐部2019-06-27 19:30:00 热度:

精耕细作:AI行业新时代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原标题:精耕细作:AI行业新时代

6月26日下午,“未名创星论坛第十五期——AI行业应用场景及未来发展趋势”在金融客咖啡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北大青年CEO俱乐部主办,金融客咖啡、弘道资本、未然资本协办,中国青年报、北大创新评论媒体支持,近百位嘉宾出席。

北大青年CEO俱乐部副理事长,大有科技CEO李程担任论坛主持人,本期分享嘉宾分别是百炼智能CEO,00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校友冯是聪;医准智能CEO,04级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校友吕晨翀;洪泰基金执行董事,03级信息管理系校友金海燕。

北大青年CEO俱乐部顾问、创客总部/创客共赢基金合伙人,90级数学科学学院校友陈荣根在致辞中介绍,创客总部是2013年成立的一个做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主要是为人工智能、医疗健康等初创企业提供一些服务。

创客共赢基金主要是投种子轮,所投项目不超过300万,已投的60多个项目,主要领域是在机器人、无人机、传感器、芯片、智能医疗等。

目前他正发起一个新一代人工智能联盟双创推进组,使命就是要推动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里面的应用,为产业界、投资界,创业企业打造交流沟通的平台。

在人工智能领域,他认为今年要抓三个事:

第一,技术精进。

第三,应用推广。

“未来的3年、5年,我觉得这个行业里面不会有太大的事情发生。因为它与产品快速迭代的互联网不一样:它可能是一个行业一个行业的切,然后在行业里面是一个企业一个企业的切,所以时间会非常的慢。

虽然很慢,用比尔盖茨的那句老话——我们不要高估未来两三年的变化,但是也不要低估未来10多年以后的变化。

他提到,虽然挑战性很大,但进入到这个领域是幸运的事情,可以看到未来发生的很多大事,创客总部也愿意在这个过程中为大家提供一些服务。

百炼智能CEO,00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校友冯是聪主要针对线下销售的痛点,从智能营销的角度,分享如何利用AI技术,整合互联网和企业内部数据,实现智能获客。

他提到,传统的线下营销有着效率低、成本高、体验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百炼智能建立了营销赋能五步战略。

第一步,通过对目标客户的描述来获得较精确的画像;第二步,全网挖掘销售潜在客户,其中最重要的是找到关键决策人的联系方式;第三步,成单预测;第四步线下拜访;第五步成单反馈。

冯是聪表示,“在中国,一般up 到down是最容易的。”所以,如果销售人员从公司的CEO开始谈起,CEO认可你了,再往下推,就是一个较为简单的落地、执行过程。

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关键决策人。“如果你知道你拜访的那个人可以通过中间一度或两度的人脉介绍,达成一个桥梁嫁接,谈生意就好很多了,这就是六度人脉。”

AI技术的核心应用之一就是把非结构的网页自动“结构化”。他解释道,这就相当于打开任何一篇文章,把里边的人、事、地、物、组织、时间、关系七个维度出具出来,构建结构化的数据信息。

有了这个信息以后,进而把整个互联网上的人和机构组织成一张巨大的网,自动构建“知识图谱”,为企业和人自动生成一份“全息档案”。

冯是聪介绍,百炼智能获客服务的核心技术架构就是通过互联网数据和企业内部数据,将网上的信息搜集、清洗,然后抽取出来建一个巨大的知识图谱、关系图谱,再通过特定的搜索引擎搜索出需要的信息。

紧接着,为了进一步讲解AI技术的用法,他分享了快消行业、金融行业、医疗行业、能源行业的智能获客解决方案。

医准智能CEO,04级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校友吕晨翀从自己的创业经历及AI辅助医疗影像诊断实践出发,为大家分享了医疗领域里仰望星空已矣,更须脚踏实地的奋斗之旅。

他首先介绍,2016年、2017年、2018年这三年是AI+医疗影像领域非常火热的三年,总共大概有250亿人民币投在了130家公司(国内),涌现出了整个AI领域各种各样的公司。

医准智能2017年11月成立,幸运地搭上了末班车。

而刚刚起步的医准智能,要在C轮、A轮、B轮、A+轮的行业对手中冲出来,靠什么吕晨翀认真思考了对方和己方的不同优势,总结出了“算法+医疗”的两条腿战略。

他作出判断:首先,算法不是一个商品,想买就能买,它是一个稀缺的资源。其次,医疗行业的专业性非常强,而且相对封闭

毕业于北大智能科学系的CTO、首席算法工程师以及首席AI官打造了豪华技术团队,以及凭借自身在医疗影像行业从业12年的经验,吕晨翀敢于亮剑,让医准智能小步快跑,用十八个月跻身行业第一梯队。

“对于一个早期公司来说,我们没有花很多钱做PR,而是把关注点放在了产品的打造上。”

从肺结节智能检测系统,到乳腺钼靶智能检测系统,再到达尔文智能科研平台(深度学习及影像组学),医准智能18个月推出三款成熟产品,落地医院三百余家。

他用详细案例讲解了这三款产品。在他看来,创业就是一条路:真正地去做商业价值中最核心的那部分——做出产品,卖出去。

所以,到此为止,我们认为行业仰望星空的这个阶段已经结束了。整个投资、资本市场的大幅度下滑,医疗赛道的拥挤,都促使我们进入第二阶段,就是真正脚踏实地,回归商业价值的一个阶段。”

挑战一:技术和商业模式落地的问题。

展望未来,吕晨翀依旧对医疗领域充满信心,他认为这个市场的庞大远超我们的想象力,行业人要踏实前行,用工匠之心打造产品,回归商业的价值,以及技术驱动、产品驱动的价值。

洪泰基金执行董事,03级信息管理系校友金海燕为大家分享了人工智能行业与投资的四点思考。

观点一:人工智能+行业这个赛道整体来说是个慢活。

她提到,在中国的移动互联网阶段,速度是叠加式的发展,从明确价值,到赛道入场、竞争结束,三年时间就能够基本上格局落停。

但人工智能+行业,有它自己的逻辑性,这个逻辑跟移动互联网不一样。

1、 人工智能的应用跟行业相结合时,要做数据准备的工作。

2、算法与产品的打磨上,也是需要时间的。

3、AI+行业的团队内部,技术人员和行业人员需要时间磨合、学习。

4、行业与客户培育上,也跟C端很不一样。

“所以,种种因素结合在一起,导致在这个领域要有耐心。可能它的估值很高,但是很难在短期内证明它是能够跑出来的。”

观点二:在人工智能创投圈,现在绝对不是资本寒冬期。

她表示,从人工智能赛道来看,过去的2014年到2018年,每年获得的融资时间都是在上升的。甚至2018年的时候,这一年所获融资项目的次数还超过了本年所成立的所有项目数量的总和。

“当今这个赛道充其量是回归一点儿理性,不像去年、前年那么火热了。所以,我更愿意叫做资本周期,它反映的是资本和项目之间的供需关系。”

在她看来,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技术是下一个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随着人口的红利期用光,以及今年政策的大力支持,技术是这里面推动整个经济发展最根本、最核心的因素。

观点四:多个行业正在加速商业化落地,2019年会看到一些商业化成果。

在AI的商业化落地阶段,2019年应该是个会被记一笔的年份。AI技术落地、最早也是最快商业化的领域,安防,头部多个项目今年收入都不错,如果今年还不能收入过亿的玩家可能是竞争力不太够了。另外,据我观察到的,有几个行业今年的收入会真正开始起来,有的是之前一直在投入,今年第一年商业化落地产生收入的,比如AI医疗影像。

接下来金海燕分享了判断投资项目的三大标准:势、事和人。 “我们至今对这个方向都非常看好,所以在这个赛道上会长期布局。”她说道。

集体合影留念后,本次活动圆满结束。在中美贸易激战和国内金融去杠杆政策的大背景下,互联网经济体的泡沫逐渐破灭,资本逐渐趋于理性。对于人工智能行业来说,如何以技术为导向进行探索,如何聚集更多的实力人才,将是企业变革中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我们有理由相信人工智能依然未来可期。

未名创星论坛第一期——餐饮变革与新消费思考 2019年3月13日

未名创星论坛第二期——5G时代的ARVR、物联网创业及投资机遇 2019年3月20日

未名创星论坛第三期——STEAM教育、营地教育与教育投资 2019年3月27日

未名创星论坛第四期——中国芯,强国梦 2019年4月3日

未名创星论坛第五期——VR、AR技术的产业应用场景及投资 2019年4月10日

未名创星论坛第六期——企业服务风口机会 2019年4月17日

未名创星论坛第七期——生物医药行业创新趋势 2019年4月24日

未名创星论坛第八期——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 2019年5月8日

未名创星论坛第九期——京沪创业投资校友思享会 2019年5月15日

未名创星论坛第十期——电商与新零售 2019年5月22日

未名创星论坛第十一期——“互联网+医疗”的机会 2019年5月29日

未名创星论坛第十二期——影视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2019年6月5日

未名创星论坛第十三期——智能驾驶、车联网及出行用车行业 2019年6月12日

未名创星论坛第十四期——宠物行业未来的发展与机会 2019年6月19日

未名创星论坛第十五期——AI行业应用场景及未来发展趋势 2019年6月26日

RECOMMEND

文字 | 唐银

编辑 | 江缘

制图 | 张建坤

校对 | 王佳琪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