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上海(浦东新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已于5月启动建设。它的定位如何?如何通过先导区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
6月18日,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筹备进展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朱秀梅透露了相关情况。
朱秀梅介绍,之所以选择上海作为第一个先导区,是由于上海具有四点比较优势。
第一是产业门类齐全。上海不仅有重大装备、高端制造,还有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分布,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应用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
第二是上海具有大数据资源优势。上海已经建成了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的基础数据库,全市医联数据共享系统已经拥有250亿条数据,交通数据流量每日新增30GB,这些给未来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提供了良好基础。
第三,上海的智慧应用已经初步形成规模。依托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等,上海已经构建了比较丰富的感知系统和应用场景。
第四,产学研与人才优势。上海优质高效的科研院所资源是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
关于先导区的定位,朱秀梅具体从三个方面展开了介绍。
朱秀梅表示,首先,先导区定位于深化改革的先锋队。人工智能作为新的技术和产业,还面临一些制度和法律、政策以及体制机制上的障碍,先导区的建设就是希望能够在这些方面敢为人先,为人工智能的创新应用逐步趟路。
第二,探索新机制新方法的试验田。第一个定位更多的是制度上的创新,而第二个定位主要集中在工作方式方法上的创新,国家相关部委希望上海能够统筹用好政策、标准、金融监管等方面的综合性手段,打好组合拳。
第三,培养创新发展的主力军。国家相关部委期待上海用好技术、人才、场景等要素方面的优势,集聚资源,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来提升中国智能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
她介绍,此次规划先导区是希望以构建人工智能创新生态为目标,以需求来推进企业创新,以应用来引领产业链的协作,逐步导出成功的经验和模式,而非以往政府简单以发牌、配套资金支持的方式搞试点示范的做法。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