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6月27日-29日,世界智能计算机大会(BenchCouncil 2019)将在深圳举办,华东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钱卫宁教授将担本次世界智能计算机大会(BenchCouncil 2019)智能教育分论坛的主席参与其中。
而作为本次世界智能计算机大会(BenchCouncil 2019)支持媒体,就智能教育相关问题采访到了钱卫宁教授。
这两年,人工智能技术能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农业、金融、法律、交通、制造、市场等领域,相关的产品和技术不断地推陈出新,在碰撞和火花之中,人工智能充分引起了各界的关注,而其中教育作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一直是我国优先发展的行业。自2012年,深度学习算法在图像、视频、语音识别以及人机对弈上率先取得突破,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于教育,逐渐再次引起关注。
2015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发给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强调:“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由此,国家政策成为智能教育发展的有力支撑。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自2012年以来连续5年保持在4%以上。2016年,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已达31396.3亿元。2015年到2017年,国家连续出台三项政策,加速发展中国教育科技。
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智能教育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想要真正解决类似教育资源不平衡、优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要做的事有很多。
谈根本:智能教育落点教与学
此前就分析过,当代家长和学生对师资的要求提高的同时,师资分配不均却一直是教育中的一大难题。由此导致的家庭课外补习需求旺盛、自适应学习(编者注:自适应学习是指通过教育科技的辅助,根据个体学习情况、接受程度等因素的差异,使每个学生接受个性化教学。)的接受度和需求越来越高。
正因为如此,钱卫宁对表示,人工智能要协助优质教育资源规模化,实现普惠教育;而且无论是大到智慧校园还是小到人工智能辅助做作业这样细枝末节的事,最终都是围绕着教人展开的,总归要落地在教和学中,才是智能教育的根本性问题。
关于教,钱卫宁表示,智能教育不仅是应用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组织、师生之间的交互方式都需要与技术相互适应。所以,教师应该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知识。
关于学,钱卫宁又补充说到,无论是体力还是脑力劳动,当下的任何工作其实都离不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所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教育,对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都非常重要。要关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还要关注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同时,人工智能教育是与所有学科的学习都紧密关联。很难想象一个缺乏编程能力,逻辑思维系统思维能力的学生可以学好人工智能,因为人工智能最终还是要落到计算机系统上面。
钱卫宁表示,当前教育中所需要的既懂教育又懂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的教师严重欠缺。真正做到智能教育,要培养新时代的人工智能人才,需要从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普及教育做起。
谈判断:拿捏好一套衡量标准
无疑任何一个事物的普及成长存在各种挑战,尤其是智能教育的广泛应用,钱卫宁坦言道,如果我们有技术帮助老师理解评估学生的学习状态,老师可以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指导,单纯从教学互动上来讲,这一点无疑是重要的,但其实我们也面临很多问题,比如学生行为数据的获取和管理,怎样避免负面影响?这背后需要大量的信息化计算机系统分析模型,需要借助人工智能手段实现。
而最终智能教育的实现,有着怎样的衡量标准,钱卫宁总结了三点:
第一,智能教育有没有真正基于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老师的教学行为数据去进行教学效果评估、教学方式改造、教学内容优化、教育资源调配乃至教育政策制定;
第二,教学实践在受到了技术的影响之后,能不能产生新的数据,这些数据又能不能被用于进一步提高教学实践的效率和质量,整个的过程是否可以形成一个闭环?
正如国双联合新东方发布的《2018年中国智能教育发展白皮书》显示,人工智能在教育机构管理的各项工作中使用的还比较少,并没有形成系统的闭环管理状态,主要是在教育培训机构中应用,目前基本上还没有进入学校。目前,人工智能在教育机构管理工作中已经实现的产品形态有智能图书馆、考勤工作、招生和咨询管理、智能升学和职业规划、智能分班排课和智慧校园安防。这些技术主要应用与教学管理,而直接被用于教学过程的成功示例仍然较少。
最后,随着教学数据的积累,智能教育平台的形成,知识图谱和模型算法的完善,教学实践的优化决策是否能够充分利用积累的数据与知识,“由人推己”,超越基于个别教师对于少量学生的经验,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智能教育服务。
钱卫宁进一步说到,当我们有这三个考量标准并且能够做到的时候,智能教育是走在正确的路上,否则就还有改进的空间。
谈未来:站得高一点
如今的智能教育还面临着人才储备、教学体制以及市场认知三个方面的挑战,可谓任重而道远,但无疑人工智能+教育的想象空间也有待进一步拓展,根据国双联合新东方发布的《2018年中国智能教育发展白皮书》显示,存异求同,因材施教、一对一教学、兴趣培养是当下教育家庭的普遍诉求。
如今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在线教育多种模式的落地,部分解决了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教育趋向数字化、网络化,在资本和技术的驱动下,未来教育发展将是“资本+技术+模式”的教育科技创新。人工智能(AI)的逐步应用,使提供单一解决方案的企业切入教育行业,同时为品牌在城市下沉、效率提升和快速扩张等方面赋能。
从众企业在进入智能教育市场选择的应用场景来看,多以“学”“考/评”后服务市场为主,相关领域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准入速度快;相比之下,以教育机构为主体的“管”、“教”市场因技术难度高、业务专业性强、落地环节繁杂等原因,应用产品相对稀缺。未来,全场景串联的一体化智慧教育系统的研发及多平台间的数据融合,是众企业布局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
钱卫宁表示,在政府不断推行智能教育试点之际,举例来看,智能教育体系中的智慧课堂将来可以为老师提供了丰富教学手段,全时互动、以学定教,老师上课时可以任意调取后台海量的优质学习资源从传统教育向智慧教育变革,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
看智能教育,要站得高一点,目前我们还走在普及教育数字化和扁平化的道路上,未来5-10年将实现数据化,甚至立体化的教育,让未来教育变得便捷、公平、智慧、生动以及可分享。
智能计算机大会的特色
本次世界智能计算机大会(BenchCouncil 2019)的特色可以集中概括为:广、专、深、乐。
在广度方面,论坛覆盖芯片、系统、算法、教育、金融、产业互联网、医疗、社会治理与伦理、安全、超算、脑科学等众多的行业应用。
在专业方面,会议邀请国内外顶尖研发机构组织论坛:例如卫健委相关单位领导和专家协同组织智慧医疗论坛;我国金融行业的翘楚人民大学汉青研究院和国际知名专家一起组织智慧金融论坛;安全领域的顶级研究机构中科院信工所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老师组织智能安全论坛(人工智能在安全领域的应用);智能芯片领域寒武纪创始人和深鉴科技创始人组织芯片论坛;智能超算论坛更是集中了大部分国家超算中心的主任和两个戈登.贝尔奖(超算领域最高奖)获得者。智能教育论坛聚集了教育领域两大重镇:华东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专家。智能治理与伦理论坛由华东政法大学的教授邀请了多学科专家讨论人工智能对社会发展的潜在影响。
在深度方面,会议不仅包括报告,而且包括展览、路演。并通过实验床和性能榜深度展示新技术的进步。
在乐方面,会议组织者希望每个参会者乐在其中。大会在深圳麒麟山庄举办,是一个高端的会议场所,环境优美,是学术交流的理想之地;会议为每个参会者购买了学术交流工具欣秀服务,注册参会者可以同时获得所有平行论坛的报告、视频和语音,不用担心顾此失彼,可以轻松地和专业人士展开交流;为了鼓励不同地区的专业人士参与交流,会议只收取基本的成本费用,大会为每个参与人会人员提供餐饮服务和基本的交通服务。
活动推荐:“5G物联峰会”
作为信息社会通用基础设施,时下5G产业建设以及发展如火如荼,并将最终带动数十万亿规模的社会经济发展。但5G在正式进行商用化普及应用前的态势如何发展?5G将为哪些领域的变革带来有益赋能?5G将在各行各业掀起什么样的市场风暴?系列问题依然困扰着各界人士。
为进一步深入了解产业发展脉络,理解5G产业现状以及未来趋势,让各界人士更清晰的洞察5G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机遇点。6月14日,经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指导,由公司联合承办的“5G物联峰会”将于上海虹桥世贸展馆举办。
“5G物联峰会”将特邀政府、学界、商业、投资机构等领域的专业人士,以多领域视角切入,深究5G产业发展脉络,探索5G赋能各行各业的新思路、新方法,供行业内外各界人士参考。活动详情请戳:https://www.iyiou.com/post/ad/id/824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