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亿欧2019-03-27 00:00:00 热度:

还不正确认识新经济?小心被时代抛弃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1996年,美国《商业周刊》发表的一组文章中提到了“新经济”的概念,2014年“新经济”的概念才在中国得到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的主旨演讲中表示: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发展时期。

2016年,李克强总理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新经济:“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近些年,随着互联网、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发展,我国正在逐步从传统行业主导的旧经济时代,转向具有低失业、低通货膨胀、低财政赤字、高增长的特点的新经济时代。

经济发展转向“保质”,新经济发展接力新动能

我国两位领导人先后提出“新经济”的概念,难道我国经济和美国发展“新经济”目的一样,都是为了摆脱经济危机而做出的战略决策?很显然,并不是这样。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态势不错,不仅没有遇到经济迅速下滑的现象,而且自改革开放30年来一直保持在10%以上的高增长的发展速度。但是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出现回落,有一部分原因是经济体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出现的必然规律。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旧经济”的模式已经“垂垂老矣”,难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新经济自身具备的“一高三低”的独特优势,让我们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新助力”。其中,“一高三低”即低失业、低通货膨胀、低财政赤字、高增长技术催生行业发展,行业推动经济转型。企业由互联网、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发展所形成的优越特质,可以有效摆脱旧经济发展的桎梏,不断催生自己的新价值。

以人工智能为例,人工智能技术是可以与历次工业革命的先导技术划等号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步入稳定增长期,正在无感知赋能到各行各业。因此,人工智能技术将会改变现今市场结构甚至改变未来经济格局。根据麦肯锡数据显示,到2030年人工智能可以为全球额外贡献13万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而人工智能也将调整未来就业结构,知名咨询公司Gartner指出,在2019年之前,人工智能造成的失业将会多于其创造的工作机会。而从2020年开始,人工智能将创造230万个新的工作机会,远超过失业数量。

总体来看,人工智能所创造的新的就业机会将对经济体的GDP均有极强的带动作用。经济发展必将催生新的大量需求,需求变化影响产业生态,而产业投入少不了人力投入。反推回去,能够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的行业将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6.6%;2018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9%,增速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2.7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4.6%,增速快于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3.2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智能电视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66.2%和17.7%。通过数据来看,经济保持着中高速发展,经济运行稳定性和韧性明显增强;以新经济行业为代表的经济主体,正积聚发展新动能,激发市场活力。

从新经济的自身优势和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来看,新经济发展是大势所趋。整体经济形态转型升级,努力赶上新经济发展的潮流。目前,新经济企业主要包括三个类型:传统企业转型新经济企业、属于第三产业的传统产业、科创类企业。

新经济这班顺风车,并非人人都能搭乘

虽然,近些年来新经济行业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贡献巨大,但是作为经济发展基础的工业依旧为经济平稳增长发挥着巨大作用。2018年全年总工业增加值305160亿元,比上年增长6.1%。难道属于传统行业的企业面对“新经济”发展的浪潮,只有死路一条?

目前,由传统经济转向新经济是一种大趋势,而苏宁易购便是转型成功的经典案例。苏宁易购创办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苏宁易购由传统的家电零售商变成今天的电商平台。同样是线下零售业品牌,美邦服饰为实现转型升级曾尝试:创办旗下购物网站-美邦网;借鉴ZARA全直营模式;推出O2O的线上载体“有范”APP,但三轮转型均以失败告终。为什么同途不同命,转型新经济究竟有哪些“救命药丸”呢?

首先,用户体验是互联网经济的价值核心之一。苏宁易购面对线上销售,采取“化敌为友”的策略,利用自己实体经济的优势,打造“线上购买+线下体验”的模式。既满足了在价钱上优惠、购买便利等线上购物的优势,又可以在线下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产品体验。

其次,平台思维是未来产业升级的主导思维。美邦服饰在面对国外快时尚和电商的双重打击,它意识到转型升级是势不可挡的。2010年底,美邦试水电商业务,推出了邦购网,结果经营10个月左右亏了6000多万元;为了挽回颓势,美邦开发了有范APP,为推广有范APP,美邦以5000万元冠名首季《奇葩说》;2016年上半年在信息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高达7034万元。结果,在2017年9月,有范APP被下线,意味着美邦的电商试水再次以失败告终。

难道建立网站、推出APP就是互联网经济了,懂得建立平台就明白平台思维了吗?事实表明并不是这样,平台思维的核心是共享或分享的价值理念。这种价值理念于之前经济发展形成的“以我为主”的惯性思维相反,平台思维要做到以他人为本。这要求平台要有超强的服务能力、制造能力。哪怕企业没有建造平台的能力,也必须要有平台思维,只有如此才能在经济转型中不迷失方向。

最后,数字化技术是传统经济转型的核心要领。苏宁易购转型成功有三大法宝: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对新技术了解透彻之后,技术的应用将是一大问题。苏宁易购凭借自己对技术的了解和应用,在把握了消费者的购买倾向的基础上,真正的把自己的业务实现了一个完美的供应链。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企业业务总裁阎力大表示:“对传统行业和传统经济来讲,数字化技术有一定门槛,结合自己业务打造数字化平台,这样的创新、数字化转型才有基础。”

传统经济转型新经济是企业为了生存发展选择的必经之路。但是,转型升级并不是照葫芦画瓢便可顺利通过考验,转型的企业要结合自身优势发现新经济的价值内核,才能搭上新经济的顺风车。

利用先天优势便可一劳永逸?新经济企业如何守住本心

除了有传统行业转型成适应新经济发展的企业外,新经济行业企业性质构成还包括着传统企业和科创企业。传统企业是指未提出新经济概念之前,带有新经济企业特质的一类企业,这类企业大多属于第三产业,其中包括电子商务、文化体育与娱乐业、金融和法律服务业等;科创企业是指在新经济的宏观环境下形成的企业,其中包括人工智能行业、ARVR行业、节能与环保业、生物医药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产业等。新经济是肥田、温床,而这两类企业既有想通之处,亦有优劣差异。

无论传统企业还是科创企业都是属于新经济范畴。在新经济的宏观背景下,这两类企业想要借势发展,应该具备哪些共同特质呢?

新科技是源泉活水。新技术对新经济行业是基础性建设,技术的革新和自主研发才能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关于技术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的主旨演讲中表示:工程科技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催发社会生产力的深刻变革,都会推动人类文明迈向新的更高的台阶。技术的投入是核心。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普查数据可知,传统行业的科技投入远远低于新经济行业。

新经济R&D分析

新金融是力量源泉。新经济离不开新金融,新经济可以带动对应的金融需求发生变化;同时,其带来的技术演进也可能直接作用于金融产业链。新金融秉持着“必须是普惠共享思想”,打破传统的“二八理论”。而新金融坚持的是“八二理论”,去服务80%平时没有获得资金的小企业,帮助小企业、妇女、弱势群体拿到这个钱,这是新金融。

新思维是内生动力。新经济环境下的思维模式要摒弃以往的行业结合思维,将思维转变成“技术赋能行业思维”。实质上,就是说善于将价值转移,将价值由有形经济转向无形经济,将价值由企业转向企业中下游或能够提供解决方案的企业。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中首次提出“智能+”的概念,实际上就是推进构建新思维。

传统企业与科创企业相比,发展较为成熟、风险性较小,科创企业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因此,科创企业发展风险与机遇共存。根据文章《2017十大失败案例:那些结局惨淡的创业者留给了我们什么?》整理的企业进行分析,科创企业失败的缘由有两个:

第一、资金链断裂。乐视因为资金链断裂,由一家市值600多亿上市公司,慢慢走向崩塌之路;直播平台“独角兽”光圈抵挡不过巨头入场后激烈的烧钱竞争,最终融资失败,光圈直播宣布倒闭。科创企业一般都是通过技术或模式吸引投资人注资,自己未形成资金链条或实现营收稳定,资金链断裂对于企业来说将至致命一击。

第二、行业了解不透彻。巨头百度想在医疗行业分一杯羹,在2015年推出百度医生APP之后,依靠流量优势也没有什么起色。2017年4月1日,百度通过内部邮件宣布,产品正式关停服务并清空数据;订房宝通过其模式获得了三轮融资,OTA领域巨头未给其留条生路。互联网、人工智能都可以和其他行业结合,为行业赋能。但是,对于市场把握不清晰,忽视行业已经发展成熟的巨头,结局可想而知。

科创企业是高风险与高收益并行的,尚未分析的失败案例也为新经济行业的企业家提个醒。新经济的确很热门,也是我国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但是在资本市场的诱惑之前,做好行业分析、冷静布局、守住资金链,迎接新经济的风险与挑战。

如果对新经济发展和应对方案存在疑惑,可以关注在上海举办的“2019全球新经济年会”。大会将对当前政策进行解读,围绕科创板、5G、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创新热点展开探讨。来这里了解最新行业动态,掌握最权威的行业解读。

2019全球新经济年会报名链接:https://www.iyiou.com/a/gnec_shanghai_2019/


AI如何持续渗透平安城市?安防企业为何纷纷“进军”商业?智慧交通除了“大脑”还该关注什么?如何抓准家庭社区安全零散的市场?

2019年5月23/24日,将举办GIIS2019中国智慧城市峰会,本次峰会将延续前两次会的主题,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行业龙头企业、标杆初创企业、知名投资人等,聚焦技术在智慧城市领域(平安城市、智能商业、智慧交通、家庭社区安全)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

活动链接:

https://www.iyiou.com/post/ad/id/795

智慧城市-02.jpg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