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说到杭州,大家第一想到的估计是西湖,江南水乡,然后想到的应该是阿里巴巴和马云。但其实如果早些年有去过杭州一定对于一件事更加难以忘怀,那就是杭州的交通问题。其实城市的快速发展和老城改造等诸多矛盾,很多城市都面临或大或小的交通问题。
2016年,阿里提出了“城市大脑”概念,并率先在杭州实践。“城市大脑”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代替巡查员的工作;在交通数据大屏上切换实时场景,调控车辆;人工智能代替交警监督路况……数据显示,在不改变杭州主城区的道路规划的前提下,“城市大脑”通过1300多路信号灯的调度,让杭州从全国第5拥堵降到第57,消防车、救护车通行速度提升30%。杭州萧山区信号灯自动配时路段的平均道路通行速度提升15%;平均通行时间缩短3分钟;应急车辆到达时间节省50%,救援时间缩短7分钟上;两客一危也得到精准把控……
阿里云“城市大脑”建设三年以来,在杭州、苏州、澳门、上海、马来西亚等多地落地使用,也塑造出诸多数据治理城市的经典案例。去年,上海将ET城市大脑从交通,转向医疗应急调度、城市管理、环境治理、旅游开发、城市规划、平安城市、民生服务等七大领域拓展,从智能交通管理全面升级为整个城市的人工智能中枢。
数据资源平台是ET城市大脑快速向七大领域拓展的关键支撑,数据资源平台实现了全球首例城市五维数据融合,搭建了城市数据治理成熟 7 度模型,具备制造、能源、物流、交通等 6 领域知识图谱。城市能够借助这一技术实现数据的全量、标准、纯净、智能,快速为城市大脑供血。 可以想象,城市的交通、能源、供水、建筑等基础设施在云端将全部被数字化,实体城市和数字虚拟城市同生共长相互映射。
未来的城市大脑会是一城一脑,千城千脑。每个城市都会拥有针对自己城市特点定制的城市大脑实现更好的城市运作。
对于未来,你还有哪些想法?欢迎留言评论转发!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