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导读:该如何定义人工智能,本身很值得思考!看看大家怎么说人工智能。
1、在当今社会,很多人对于什么是人工智能存在误区。有人认为长得和人一样,知识水平和人一样才叫人工智能。也有人认为像科幻片里会攻击人类,控制人类的,才叫人工智能。还有人认为人工智能离我们还很遥远,是以后要考虑的事情。这些理解都是不对的。其实人工智能就在我们身边,它对我们的贡献是巨大的。譬如,打开我们的手机,里面会有很多APP,这些APP背后都是有人工智能的参与。我们在淘宝、天猫等等浏览自己喜欢的,想要买的东西,之后再打开就会推送类似的东西,这些都是基于人工智能。
那么什么是人工智能呢?人工智能就是根据环境的认知做出合理的行动,并且最大化一个被定义的目标函数,这样的一个计算机程序就叫做人工智能。
显而易见,今天的人工智能还不是很全面,都是在一个领域里面,锁定的目标也是由人定的。
2、到目前为止,人们对人工智能的理解有很多不同的定义。我认为最简单的理解就是所谓人工智能就是通过机器来模拟人类认知能力的一种技术。
人工智能最核心最关键的部分就是可以通过指定的输入来做出类似人类的判断决策和对事物发展的预测等等功能。
说白了就是人工智能,可以通过你给他的信息来为你做出决策和判断以及预测。
目前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十分的广泛。覆盖了我们的各行各业,比如最简单的就是医疗行业当中,它可以通过指定的医疗影像来判断疾病的一些成因和性质,以及来发现疾病。
比如我们的金融行业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股票买卖,股票买卖,如果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它就可以通过股票或者说股票的指数,过去的一些交易信息和价格,可以预测它未来的价格走势。
还有就是我们常见的一些博弈游戏,比如围棋。我们最常见的最有名的就是阿尔法狗击败了人类当中的冠军。
现在人工智能已经涵盖了类似于人类的感知,学习,推理和决策等等各方面的人工智能,已经让机器越来越像人类了。
3、今天我们来思考一下,人类自己,以及人类创造的人工智能。你如何定义人类?定义我们自己?显然这是个头疼的问题。如果我们不清楚定义自己,又怎么把人和其他智慧产物严格区别开来呢?
我这样来引导大家吧。先把问题转化,再做定义。如何定义人和人类?这个问题先可以转化为人是什么?这个时候,答案就很简单,人是一种有机生命体。那么问题来了,生命是如何定义的?这是人与人工智能或者机器人的第一个定义的区别。
而生命的定义是这样的:具有能量代谢功能,能回应刺激及进行繁殖的开放性系统。生命个体都要经历出生、成长和死亡。生命种群则在一代代个体的更替中,依靠基因的随机变异不断地向现实作趋同演化。
生命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组成的分子体系,它具有不断繁殖后代以及对外界产生反应的能力。
现代生物学给出的一般的科学定义大致上是这样的:生命是生物体所表现的自身繁殖、生长发育、新陈代谢、遗传变异以及对刺激产生反应等的复合现象。
在这里,其中任何单一的现象都不是生物所特有的。许多植物的种子能保存相当长的时间并不出现生命特征,如古莲子、缓步类动物等可能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并不进行新陈代谢,当条件适当时其就会出现生机。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自身繁殖、生长发育、新陈代谢、遗传变异以及对刺激产生反应等复合现象,叫“生命”。
所以其实生命的定义也不简单。但对于人工智能而言,我们很清楚,人之与人工智能从生命的定义,就有一个天然的差别,那就是人的自然属性是机器人所不具备的。
可能你又会发问了,生命体的自然属性如何定义?自然属性:是自然科学中自然界、生物界方面的事物本质的面貌、规律、现象,对人脑的反应和认识。
其实这个定义并不好理解,也并不好和人工智能做比较,因为人工智能也可以对事物的面貌,现象,规律等作出反应。所以生命体的自然属性,还强调先天存在。而机器人从本质上来说,不是先天就存在的,否则就不会加上“人工”两个字了。
举一个通俗的例子来对比,婴儿饿了会哭,这是先天的本能,不用学习。机器人呢?你首先得让他懂什么叫“饿”。婴儿能感受到冷热,而机器人呢?各位,“冷热”和“温度”是两个概念,两种体验。人是通过冷热感知温度的,机器人是通过温度,知晓冷热的。但他们是否真的体味到什么叫“冷热”,而不是我们通过温度,告诉他什么是冷热。这是不同的。
而这种自然属性的获得,是通过几百万年进化而来的,这是人工智能或机器人所不能重复和重走的路程。所以自然属性的定义,其实也包含了生命体发展的过程。
从这个角度而言,刚出生的婴儿,就比现在最牛的人工智能先进。
现在从生命回到人,再来一轮新思考。显然人作为一种具体的生命存在物,我们自己认为是很独特的。现在我再来问你,上面的提问,应该如何定义人?
你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认识清楚,问题是什么?你要认识到,这是综合性的问题,不是人的某一方面的问题。就是说,你不能单从生物学,人类学,文化或者精神角度定义,而是要给“人”一个综合性的定义。无疑,这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从哲学角度,给出了定义。哲学被誉为各个学科的总和。
所以人的定义在马克思看来是这样的: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可以这样来定义人:人是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高级生命体。
那什么是人工智能呢?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人工智能最初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可以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甚至超过人的智能。
再详细一点,看看现在的科研工作者如何定义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定义可以分为两部分,即“人工”和“智能”。“人工”比较好理解,争议性也不大。
关于什么是“智能”,问题就多了。这涉及到其它诸如意识、自我、思维(包括无意识的思维)等等问题。人唯一了解的智能是人本身的智能,人工智能不能脱离这一点,这是普遍认同的观点。因此人工智能的研究往往涉及对人的智能本身的研究。其它关于动物或其它人造系统的智能也普遍被认为是人工智能相关的研究课题。
尼尔逊教授对人工智能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人工智能是关于知识的学科――怎样表示知识以及怎样获得知识并使用知识的科学。”而另一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温斯顿教授认为:“人工智能就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或机器人去做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这些说法反映了人工智能学科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内容。即人工智能是研究人类智能活动的规律,构造具有一定智能的人工系统,研究如何让计算机去完成以往需要人的智力才能胜任的工作,也就是研究如何应用计算机的软硬件来模拟人类某些智能行为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
AI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被称为世界三大尖端技术之一(空间技术、能源技术、人工智能)。也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三大尖端技术(基因工程、纳米科学、人工智能)之一。这是因为近三十年来它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在很多学科领域都获得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工智能已逐步成为一个独立的分支,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已自成一个系统。
上面有一句话很重要,那就是人工智能在本质来说,还是人的智能。而人是具备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综合体。所以人工智能从诞生那天起,就不简单。不能把它单一看作计算机科学。它涉及的学科是人类涉及的所有学科。这点上没有区别。在某种程度上【现在还不是100%程度】,人工智能就是在“继承”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从思维观点看,人工智能不仅限于逻辑思维,要考虑形象思维、灵感思维才能促进人工智能的突破性的发展。而单靠数学和逻辑是做不到这点的。因为人是一切关系的总和。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有一个词叫社会有机体。
社会有机体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用来刻画具体社会的整体性、社会结构及内部相互作用复杂性的综合概念。指社会是由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各种因素在相互作用中构成的有机统一、不断活动和发展着的物质形态。
马克思最早把社会作为一个有机系统来研究并提出了社会有机体范畴。他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应用这一概念时说:“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而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机体。”(《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2页)社会有机体范畴的内容极其丰富和复杂,汇总了全部社会生活和过程,既包括社会生活的三大领域,即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及其相互作用关系,也包括不属于或不能完全属于这三大领域的其它社会要素,如以一定社会纽带联系起来的家庭、氏族、阶级、民族等人群共同体,以及语言、教育等社会现象及其关系。
摘自独立学者,科普作家灵遁者书籍《探索生命。》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