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林迪】“ 要重视语音技术,也要重视对市场需求的分析。而单一技术已经很难解决市场问题,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但不能为了融合而融合,技术和市场要形成良好互动,智能语音行业要避免恶性竞争。”近日,在搜狐科技主办的《中国创新公司100》沙龙上,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听觉智能研究中心主任郑方教授分享了对智能语音商业化的思考。
目前,处于第三波浪潮的AI正在迎来加速发展,AI技术不断突破,进入应用规模爆发的临界点。智能语音作为人工智能领域发展最为成熟的技术之一。
郑方认为,目前语音相对已经成熟的领域存在同质化比较严重的问题,技术上是方法同质化,这也导致了市场的恶性竞争。“我们有时候过多跟踪别人的技术,而疏于做深度分析,比如现在流行的深度学习用的是别人已经成熟的方法,很少针对问题的需求找出合适自身的手段来解决。”
从技术发展的要素来看,数据、算力、算法是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离不开的三个基本要素。郑方表示,需要重视技术,但不能过于依赖技术。“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土壤,市场需要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案,而用单一技术解决有很大的难度,这也是一些AI公司面临困境的重要原因。”同时他强调,市场真正需要的是解决这些问题的综合方案,应该利用它的特点找到一些不同的技术来融合,这个融合应该是解决问题的融合,是面向服务对象、面向用户的融合,不能为融合而融合。
他还指出,企业一定要做自己擅长的,根据一些战略需求或市场需求,做主动转型是必须的,而有些企业转型是在资本的压力下做出的被动转型,是不可取的。
郑方认为,商业模式的好坏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市场需求,能否抓住痛点和痒点;二是技术的成熟度和领先性;三是行业的竞争程度。陈志刚表示,适合公司发展的就是好的模式,每个公司在不同发展阶段会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或者组合。目前来看,国内很多优质的AI产品或者解决方案或者技术提供商更容易打动客户,真正懂行业懂用户的企业,能够研发出来一些技术或者产品。”
最后,郑方分享了对智能语音行业竞争的看法,这其中互联网科技巨头是不可忽视的存在。“巨头在资金、人才,以及数据、算法、算力上都有很多优势,但并不是意味着小企业就没有发展空间,把方向投对,把力量用对,就能够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他还呼吁,智能语音在中国现阶段还是一个相对小众的行业,要想做好做大,需要从一开始就避免恶性竞争。
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