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23-01-02 01:51:28 热度:

人像自拍旗舰vivo S10系列正式发布:前置4400万像素柔光双摄

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7月15日消息,vivo正式发布vivo S10系列新品——vivo S10及vivo S10 Pro。作为年轻人的新一代潮流自拍旗舰,vivo S10系列前置4400万像素柔光双摄实现全场景夜景人像。

在外观上,vivo S10系列绮光焕彩配色首次实现“光致变色”材料在手机行业的大规模应用。vivo S10系列拥有绮光焕彩、萤石黑、丝绒白、青柠四种配色,其中萤石黑与丝绒白分别采用了最新的“萤石AG工艺”与“丝绒AG工艺”。绮光焕彩的变色过程来源于一种新型光分子开关,它被广泛应用于超分辨率显微镜光储存器件、生物靶向剂等高新领域,是多项尖端技术的器件材料之一。在综合分析众多有机变色材料的表现后,vivo最终选择了“克莱因蓝”,与vivo S10系列后盖原本冰蓝加粉橙色的渐变色叠加。

vivo方面表示,对于一款在不同环境下可实现局部变色的手机而言,变色材质的选择,材质与手机已有工艺的结合,以及如何突破多个技术难点实现量产,都是需要长时间探索的问题。最终,在历时两年多的时间里,这些难题都被vivo设计师一一攻克。

除了在配色上持续带来审美升级,超薄的外观设计也是vivo S系列广受年轻人青睐的原因之一。此次,vivo S10系列通过对均热板PET、电池仓壁、红外传感器等器件的厚度压缩,让萤石黑、青柠配色的机身厚度仅有7.29mm,再次刷新vivo 5G手机的纤薄极限。vivo S10系列延续vivo S9的直边金属中框设计,外形上中框整体减薄,整机外观精致纤细。

在拍照方面,vivo S10系列采用4400万像素AF超清主摄+800万像素超广角镜头的组合,屏幕顶端缝隙隐藏两颗LED柔光灯,为用户在极夜环境下的面部提供均匀、立体的补光效果。在特定自拍模式下,还可与屏幕柔光环配合,以组合的形式最大程度地对面部进行补光。超级夜景算法新增加了对前置超广角镜头的支持,同时可以叠加柔光灯开启。

作为美颜自拍的特色功能,vivo S10系列自拍多风格功能升级至4.0,新增“花园、纪念、果冻”三种不同风格,以满足用户创意化的自拍需求。vivo S10系列也带来全新的“波普漫画”风格,用波点、像素等经典元素营造二次元漫画风。而新增的“剪影人像”,结合精确的抠图及构图感强的背景图,无需专业拍摄技巧就能带来艺术性的剪影人像大片。

值得一提的是,vivo S10系列前置新增“抓拍模式”。通过智能判断当前拍摄场景的抖动幅度,采用不同的曝光及清晰度优化策略,从而在保证画面亮度和清晰度的同时,减轻被摄物体运动导致的画面模糊, 大幅提升日常场景成片率,让自拍更为轻松顺手。

vivo S10系列采用行业领先的前置4K/60fps视频录制,且支持4K录像模式下的美颜功能。同时vivo S10系列新增前置1080P视频下的实时背景虚化功能。vivo S10系列的双极夜柔光灯可在视频录制模式常亮,实现出色的夜晚补光效果。此外vivo S10系列还具备超清夜景视频降噪算法,可以减少暗环境画面噪点,提升夜景视频的亮度观感和清晰度表现。

不仅拥有业界领先的前置4400万像素柔光双摄,此次,vivo S10 Pro后置也升级一亿像素超清主摄,传感器尺寸从上一代的1/1.97”提升为1/1.52”。此外,vivo S10系列后置还拥有800万像素超广角镜头及200万像素微距镜头,充分满足全场景下的拍摄需求。后置“运动抓拍”也升级至2.0,通过改进运动检测算法和调整曝光策略,最终采用多帧融合算法提升运动物体和整个场景的清晰度,让vivo S10系列拥有更高的抓拍成片率。

vivo S10系列搭载旗舰级5G移动芯片天玑1100,采用6nm先进制程工艺,CPU大核为行业领先的A78架构,主频高达2.6GHz;GPU采用ARM G77架构,主频达到836MHz。MediaTek APU 3.0 采用全新架构,APU+AIE一共6核,其强大运算能力保障了AI算法的稳定运行,使得vivo S10系列拍照性能大幅提升。

除了在轻薄的机身内容纳大容量的4050mAh电池之外,vivo S10系列还升级44W闪充技术,配备专属独立高效电荷泵,使用FFC充电加速技术仅需15分钟即可充电至38%,56分钟充电至100%。vivo S10系列绮光焕彩拥有“五重零感散热”,导热凝胶、大尺寸VC均热板、石墨散热膜、氮化硼均热膜、高导热铝合金中框这些丰富的散热配置,让散热能力明显提升。

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