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环球网科技讯 记者 张阳】10月11日-12日,以“创新赋能,筑基未来”为主题的“2021中国IPv6创新发展大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旨在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工作的通知》部署要求,促进IPv6技术、产业、网络、应用、安全协同发展,搭建行业交流合作平台。
工信部总工程师韩夏在致辞中指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发展IPv6对促进互联网演进升级,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据韩夏透露,我国主要的数据中心CDN云服务企业初步具备覆盖全国范围的 IPv6服务能力,已申请的APP地址资源位居全球第一,占全球已分配IPv6地址总量的近1/5。
韩夏表示,截止到9月底,我国获得IPv6地址的用户数,从2017年底的7400万户增长到了16.34亿户。移动网络IPv6流量从无到有,现在的占比是达到了22.87%,提前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
IPv6为什么这么重要
IPv6 是英文“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互联网协议第 6 版)的缩写,是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设计的用于替代 IPv4 的下一代 IP 协议。据了解,由于 IPv4 最大的问题在于网络地址资源不足,“192.168.0.1”就是典型的IPv4地址,其组合方式极其有限,严重制约了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
IPv6由于地址长度更长,是IPv4地址长度的4倍,能用3种不同的表示方法,同时还能内嵌IPv4地址,IPv6 号称可以为全世界的每一粒沙子编上一个地址。IPv6 的使用,不仅能解决网络地址资源数量的问题,而且也解决了多种接入设备连入互联网的障碍。
众所周知,IP地址是设备在互联网中的家庭住址,如果设备能直连互联网,就能让互联网信息迅速而准确的直接找到设备。如果没有足够的直接地址,信息就需要走街串巷才能通过层层网关才能找到设备的间接地址,自然效率较低。
因此,IPv6被认为是全球下一代互联网商业应用解决方案,也是互联网演进升级的主要竞争高地。早在2017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明确推进全国IPv6规模部署。
而在今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联合发布《IPv6流量提升三年专项行动计划(2021-2023年)》,文件指出,到2021年底,我国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超过20%,固定网络IPv6流量规模较2020年底提升20%以上。到2023年底,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超过50%,固定网络IPv6流量规模达到2020年底的3倍以上。
对于目前的发展进展,邬贺铨院士表示,截至2021年8月,我国IPv6活跃用户数已达5.51亿,约占中国网民的54.52%,三大基础电信企业城域网IPv6总流量突破20Tbps,LTE核心网IPv6总流量超过10Tbps,占全网总流量的22.87%,我国已申请IPv6地址资源位居全球第一,国内用户量排名前100位的商业网站及应用均可通过IPv6访问。
IPv6创新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推进IPv6规模部署专家委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建平认为,发展IPv6是因为早期IPv4的设计不能够满足今天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已呈现从IPv4到IPv6过渡的必然趋势,这是技术产业创新发展的重大契机,IPv6构造了一个新的网络空间平台,创造了更多的技术创新机会。
互联网体系结构是互联网的关键核心技术,在吴建平看来,IPv6下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的创新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
吴建平认为,创新挑战主要集中在网络的扩展性、安全性和实时性上。网络技术创新并不是一个方案能够解决,并不是有了IPv6就可以自动无限扩大,他举例说,就像中国有十几亿的人口几个亿的门牌号,如果门牌号增长了几十倍、几百倍的话,快递小哥却没有那么快,所以IPv6不是自动把网络扩大,一定是在基本算法和理念上有重大变革之后才能实现。
吴建平指出,首先,要强化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不掌握核心技术,创新就不容易实现。其次,要加大力度去参与国际互联网技术问题的解决和国际标准的制定。随着时间的推移,互联网技术的话语权就会越来越大,只有参与才可能有更大的话语权,抓住机遇,构建以IPv6下一代互联网为主的自主技术产业生态。
韩夏表示,中国IPv6规模部署在互联网应用IPv6浓度、固定终端IPv6支持能力等方面仍存在短板。下一步,行业各方需加快规模部署,提升服务能力,协同推进云、管、端、用等各环节IPv6深化改造,推动其发展从“通路”走向“通车”。
韩夏表示,中国IPv6规模部署在互联网应用IPv6浓度、固定终端IPv6支持能力等方面仍存在短板。下一步,行业各方需加快规模部署,提升服务能力,协同推进云、管、端、用等各环节IPv6深化改造,推动其发展从“通路”走向“通车”。
这意味着要让更多的网站和移动应用以及终端支持IPv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胡克文表示,当前中国在IPv6+技术体系创新上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在商用进展方面,中国已经成功部署了超过84张网络,涉及政府、金融、能源、制造、运营商等多个行业,占全球商用部署数量的80%以上,而在产业生态方面,中国IPv6+创新推进组吸纳了40多家产业链伙伴。
但要高速公路上的“车”跑起来,除了构建产业链生态外,还需要加大对标准制定的重视程度。
IPv6的下一步,IPv6 +
毫无疑问,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升级演进的必然趋势、网络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网络强国建设的基础支撑,但是,只有资源优势还不足以形成IPv6发展动力,只有掌握了标准制定权,在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浪潮中才能占得先机。
“中国是互联网的后来者,在互联网的标准上,总体我们跟美国相比差距很大,但是在IPV6时代应该有了一个不比发达国家晚多少,同一起跑线的机会,在IPV6+方面中国是RETF标准的指定型,一些标准的草案我们贡献80%。希望通过IPV6+发展,能够在标准上领先。”邬贺铨说。
IPv6+,是基于IPv6下一代互联网的全面升级,“IPv6+”包括以SRv6、网络切片、iFIT、BIERv6、APN6等为代表的协议创新,还包括以网络分析、网络自愈、自动调优等为代表的网络智能化技术创新,在广联接、超宽、自动化、确定性、低时延和安全六个维度全面提升IP网络能力。
华为数据通信产品线总裁胡克文表示,“技术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过程,IPv6+技术创新提供分阶段的发展模式,逐步提升网络服务质量,满足行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对网络诉求的不断提升。2019年以前,产业界主要围绕IPv6的基础能力,即通过IPv6提供的海量地址,提供网络的可达性,满足海量连接的要求。2020-2021年,是IPv6+ 1.0阶段,该阶段聚焦于IP网络的可编程能力,通过SRv6等分段路由技术,简化网络,实现业务的快速发放。2021-2023年,是IPv6+ 2.0阶段,该阶段聚焦业务体验的保障,通过网络切片、随流检测、体验可视等技术创新,为关键业务提供极致保障;2023-2025年,是IPv6+3.0阶段,该阶段网络与应用深度融合,通过应用感知等技术,实现基于应用的SLA保证,满足应用级策略、体验、安全保障。IPv6+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全面提升下一代互联网服务能力,为全产业提供确定性的网络服务。”
在IPv6+的商用部署方面,中国同样领先全球,目前已经成功部署了超过80张IPv6+网络,而在世界其他地区,中东/非洲仅有13张,欧美只有5张,亚太地区仅有4张IPv6+网络。IPv6+的快速部署,正在助力我国数字政府、智慧金融、智慧能源、智能制造等行业的高速数字化发展。
IPv6+技术创新,一方面依托我国IPv6规模部署进展成果,加速IPv6+创新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实践,另一方面,基于IPv6+充分释放IPv6灵活开放能力,实现网络升级,促进下一代互联网服务能力提升,为千行百业的数字化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更有效的推动IPv6规模部署。
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