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23-01-02 01:39:28 热度:

进博会|江森自控首发OpenBlue零碳建筑解决方案

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林迪】11月10日消息,江森自控于近日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发布全新OpenBlue零碳建筑解决方案,这也是该解决方案在中国的首次亮相,目标是为数据中心、办公楼、商场、医院、机场、工厂、园区等多个场景的建筑加速可持续转型。

对此,江森自控北亚区数字化解决方案总监马端宁表示:“全球建筑行业碳排放量约占碳排放总量的40%,建筑行业的碳减排对于实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江森自控通过在建筑科技领域的丰富经验为可持续建筑的发展注入动力。我们针对中国市场发布全新的OpenBlue零碳建筑解决方案,旨在更好地满足本土市场需求,为可持续建筑、可持续城市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支持,积极助力中国‘双碳’目标的达成。”

马端宁指出,目前,建筑行业迈向“碳中和”之路的一大难点是测量碳排放数据,尤其是如何从多个来源汇总数据。针对这一需求,江森自控推出全新的解决方案——OpenBlue零碳顾问(OpenBlue Net Zero Advisor)。该解决方案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时追踪和报告建筑的各项可持续发展指标进展,帮助设施管理者确保建筑的净零碳排放,追踪可再生能源的影响,并为衡量成果提供依据。这项新技术集成了LEED认证等衡量指标,可自动收集和分析建筑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能源、用水、材料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并验证碳减排、可再生能源应用和效率提升成果。这项技术有助于改善建筑运营,由此带来能源和环境方面的效益。

据介绍,江森自控基于灵活的风险共担模型,提供一整套互联互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和服务。这种风险共担模型支持定制化的交易模式,最终用户基于期望的产出结果付费,而不是资产本身。通过简单的固定费用模式,江森自控将承担前期资本决策、设计和建造以及碳减排目标达成和报告的责任。通过这种独特的服务与合作模式,客户可以专注于提升自身的行业核心竞争力和开展业务活动,而江森自控将根据客户可持续发展旅程各个阶段的具体需求,为其提供发展路线规划、执行和报告服务。”

具体来看,OpenBlue数字化解决方案的一系列模块,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进行定制化的配置与服务。OpenBlue企业级管理平台作为集成型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可提供能耗、空间利用率、室内空气质量等数据分析,实现不同地点的协同管理,为用户创造舒适环境的同时,帮助业主实现完善的能耗管理,达成建筑可持续发展目标。OpenBlue冷站智控对冷站内设备的各类能耗参数进行智能预测、模拟仿真,并基于最优运行成本对设备进行人工智能控制,是真正的一站式能源站优化控制中心。OpenBlue冷机智联实现单体设备的数字化运维,通过冷机智联数字化服务,为冷机配备远程监控、性能指数、故障检测及诊断、数字报表等功能,从定期巡检的被动式反馈,向基于数据的主动维保方式转变,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

值得一提的是,OpenBlue数字化平台采用开放式架构,可与现有建筑技术无缝对接,其充分的开放性与可拓展性,为在可持续发展之旅上处于不同阶段的建筑,带来了真正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马端宁举例称,“Powerhouse Alliance是挪威能源创新领域拥有10年历史的合作组织,该组织希望打造一座净零能耗智慧建筑,成为北半球的建筑标杆。江森自控帮助Powerhouse Alliance设计了一套完整的能源系统,该系统收集的能量是建筑全年能耗量的两倍,可以从海洋中获取能源,满足建筑的供暖和制冷需求,并与周围其他建筑共享能源。此外,这座建筑还配备了各种低能耗装置,如LED照明系统和变风量暖通空调(VAV HVAC)系统。数字化报表详细呈现建筑内指定区域的占用率、舒适度和可持续发展关键指标,通过报表,建筑管理者可以查看所有系统动态。目前,位于挪威特隆赫姆的Powerhouse Brattørkaia大楼生成的电力已超过建筑日常用电量,并通过当地微电网向其自身、附近建筑、电动公交车、汽车和船只提供可再生能源。”

“江森自控无锡工厂是研发生产一体化基地。此外,江森自控在广州等地拥有多个生产制造基地,走在智能制造及精益生产的前列。无锡与广州工厂更是江森自控全球最早一批获得JCMS 4分的工厂。”最后,马端宁透露,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已经成为江森自控最重要的业务增长市场之一,我们在中国的增长势头是强劲而积极的。目前,在中国设有9家制造工厂,3处研发中心,40多个办事处和100多个销售支持点。我们将继续携手客户和员工,致力于投入中国市场的未来发展中。

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