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荼然笑了2020-06-22 11:39:00 热度:

谷歌被欧盟罚款5000万欧元,原因关于个人信息隐私保护!

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原标题:谷歌被欧盟罚款5000万欧元,原因关于个人信息隐私保护!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精进,各种人工智能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交通、医疗、公共安全等诸多领域,同时可以预见的是,智能的根本是数据收集,并且是大规模的人工智能应用正悄无声息地收集千百万用户的手机号码、位置信息、家庭住址等数据。

正是因为个人数据逐渐的暴露在人工智能的“视野”下,我们原本隐秘的空间也因人工智能的存在受到冲击。

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赖以发展的数据,将以更加隐匿的方式被悉数收集,同时,数据收集的隐匿性,使人们几乎意识不到其数据裸露在人工智能面前,这让我们感到可怕。

美联社消息,法国最高行政法院周五(19日)裁定,维持对谷歌5000万欧元(5600万美元)的罚款,原因是谷歌对安卓用户的数据保护选项的提供“不够清晰和透明”。

谷歌是在2019年1月首次被处以罚款的,这是2018年5月起生效的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对美国科技巨头的首次处罚。谷歌随后向最终仲裁者——法国国务委员会提出上诉。

该委员会周五裁定,国家数据保护委员会有权对谷歌进行制裁,而且 “考虑到谷歌失误的特别严重性”和持续时间,罚款并不过度。

对此,谷歌表示将研究做出改变。

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发展定然是对人类生活质量的优化,比如,中教数据库学术平台,针对期刊杂志社的收稿、审稿、校对,编辑等刘晨全靠传统的工作流程,在大时代的发展献显得越来越笨拙。中教数据库的智能主编优化了其工作流程,将杂志社、出版社的将编辑部一键搬到线上,工作强度降低40%,工作效率提升65%以上。最后只需要按照自主设计好的流程,在线完成编辑、审核、排版、校对、定版等全部工作就ok了,在线办公、版本记忆、交互简单、清晰可视。

这就是时代在学术行业的智能发展产物。

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说的是什么?

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简称GDPR)旨在明确个人对公司收集的个人数据的权利。它要求公司使用简单的语言来解释他们对用户数据所做的处理。

根据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制裁谷歌的理由是什么?

当该谷歌收集数据用于定向广告时,用户并 “没有被充分告知”他们同意了什么。在用户了解他们的数据被使用的方式和原因的过程中,谷歌提供的步骤太多,“有时多达5或6个动作”,而且在数据处理的原因描述中“过于通用和模糊”。

与之前的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的变革一样,人工智能时代亦成为了当今时代最具变革性的力量之一。不过构建完善的人工智能时代需要数据保护的法律制度和伦理规范,不遵守就要受到惩罚,如谷歌。

有人说,加强对个人数据的保护会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有所限制,非也,我们只是可以通过确立个人数据处理中的自然人保护和个人数据自由流通的规范,使人工智能在尊重人权、保护隐私的轨道上高速平稳地驶向未来,这是长久以来我们的经验。

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