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关于人工智能、关于自动化、关于未来制造业工人的生存……已经被大家讨论得太多了。著名投资人、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曾说过:“未来,世界上50%的工作将会被人工智能技术所取代;而低脑力的领域,甚至90%的工作将被取代。”
在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浪潮中,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智能化”一词在制造业的发展进程中,也越来越多的被提及。所谓“智能化”就是强调:人机协同,在产线中,机器人可以更多承担重复、简单甚至是危险的工作,帮助人类从繁杂工作中解放,获得更多从事创造性工作的机会。工厂不用考虑人在做重复劳动时效率降低的问题,也不必担心人工智能做出错误的决定延误生产。
目前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绝对值领先于很多发达国家,但其中23.4%的投资集中在商业及零售领域,18.3%在自动驾驶,而制造业却不到1%。因此,制造业将是人工智能应用在未来的巨大市场。
上海感图科技创立于2018年4月,是一家以计算机视觉技术为核心的人工智能公司,本着“用人工智能技术让高端制造更简单”的使命,致力于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让高端制造业客户更高效,更安全,更有竞争力。
扎实严谨的创新团队
“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的创业者,都拥有一颗想改变世界的心。”在谈及创业的初衷时,感图科技的联合创始人蒋帅如此说道。“我17岁时去的美国,之后一直在美国发展。本科是读的计算机,之后又在加大伯克利分校读了MBA,在硅谷的惠普和EMC工作了很多年。”感图其实不是蒋帅的第一次创业,他的第一次创业是在硅谷,因为与软银日本的深度合作,在日本东京本部给他们做了大半年的产品战略顾问,也是在那个时候他认识了现在的合伙人朱磊和张弛。近五年来,在国家的支持和行业的驱动下,中国的智能制造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也为感图的创立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立足点。
“我们并不是一个完全从零开始的创业公司。”蒋帅接着说。感图的整个核心研发团队均来自于索尼(Sony)人工智能视觉和专业类影像产品研发部门。他们参与了索尼研发部门的人工智能算法,计算机视觉算法,人工智能自动化检测及软件测试工具等核心技术的研发,还主导过索尼专业安防、影像、监控系统的图像算法开发,曾多次获得社内研发大奖。“他们之前在索尼表现一直都非常优秀,薪水也很高。但大家最后选择放弃稳定的环境和优厚的待遇一起来创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家都觉得在这个时代,基于我们的经验和背景,我们可以做出一些能够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事情。”
目前,感图的服务领域主要包括两方面:一个SMT半导体检测,一个是汽车关键零部件检测。谈及为何选择这两个领域,蒋帅坦言,首先,因为这两个行业的工业自动化程度相对比较高并且行业的整体营收和利润率高。另外,随着中国的中产阶级的崛起,终端消费者对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整个行业必须在保证高质量的同时还得降本增效。所以整个人工智能工业视觉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用技术应对行业痛点
工业制造生产线的终检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人工用放大镜对精密制造的产业线产品进行检测;另一个则是采用基于传统机器视觉的机器学习相关的产品检测。在工业的场景中,需要被检测的零件往往都非常的微小,缺陷也非常的不规则,同时产品精确度的要求又很高,传统的机器视觉检测技术根本无法解决。因此,国内工厂采用人工检测的占比较大,但由于受检测人员自身影响很大,在自动化的生产过程中,人工检测的质量变得不可控。加上现在工人流动性越来越大,特别是在一些精密制造生产线上,人工检测“做不好、做不了、不划算”的问题也体现得越来越明显。
对于零部件生产商而言,要想解决检测过程中的这些不可控的问题,他们需要的不是仅仅一个人工智能的算法,而是一套完整的可落地的解决方案。因此,想要在工业制造领域做成功,除了具备强大的AI技术能力外,同时还需具备软、硬件的设计和控制能力,这些正是感图团队的优势之一。“除了扎实的综合实力,感图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我们所具备的行业的‘Know-How’(技术诀窍和专业知识)。”蒋帅说道。制造业的整个供应链和技术要求,对于很多想要进入工业检测行业的人工智能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高的门槛,而感图的整个研发团队这个行业已经摸爬滚打了很多年,有着非常深厚的行业积累,这是很多其他的人工智能团队所不具备的。
感图科技所研发的明鉴者精密外观检测AI机器人可以精确的捕捉到需要检测产品的图像,之后可以将其传输到感图自主研发的AI缺陷识别系统中进行检测,系统再把结果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用机械爪把有缺陷的零部件抓取出来并进行相应的缺陷分类。这一研发成果刚好解决了现有人工和传统机器视觉检测的痛点。
得益于驾驭AI底层算法的能力,深厚的制造业经验以及扎实的落地能力,感图明鉴者(精密外观AI检测机器人)已落地SMT半导体和精密机械制造领域,获得了包括苹果手机零配件供应商和全球最大的汽车关键安全类铸件制造商等行业头部客户的订单。并与包括英特尔、英伟达,ARM等科技巨头开展深度技术合作。同时,感图还与中国矿业大学成立了一个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这对于我们而言其实也是人才储备的一种方式。”蒋帅说。“即使未来检测员的工作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但我们依旧需要有人把人工智能做出来,并对这些设备进行维护。所以,说到底这也是在为我们自己培养人才,就算他们不一定成为我们的员工,但是我们也希望他们通过学习能找到一份非常好的工作,我觉得在那个时候我们才是真正的成功。所以我们非常愿意将这样的一个产学研生态给建立起来。”
保持专注,聚焦底层技术的研发
提到为何选择将公司落地漕河泾,蒋帅说:“对于我们而言,选择漕河泾不只是选择一个办公场所,其实也是选择未来和我们一起工作的人。”在入驻漕河泾之前,感图科技也参与到了园区举办的路演和原力加速营的活动当中。“我们非常喜欢这里的工作氛围,通过园区组织的活动,我们也有机会认识了很多不同行业的伙伴。另外,园区也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硬件设施,让我们感受到了漕河泾对创新创业型企业的扶持。”
在工业制造的场景中,可以用人工智能去赋能的地方还有很多。“我们是做技术起家的,所以对技术我们始终保持着一颗敬畏之心,我们希望能够看到这些技术落地,创造出真正的价值。”蒋帅表示,未来,感图将继续保持专注的状态,聚焦半导体检测以及精密机加工的零部件检测,并且也会继续投入精力进行底层技术的研发,将服务和产品做好,逐步实现全链条的覆盖,朝着强人工智能的方向去发展,和智能制造的合作伙伴一起实现工厂的全智能化升级,真正实现“无人工厂”的概念。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