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12月6-8日,为期三天的“2019世界创新者年会”在北京顺利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国企业联合会指导,由·EqualOcean、工业和信息化科技成果转化联盟联合主办,大会以“科创4.0:共建全球化新未来”为主题,集结了来自美国、英国、印度、新加坡、印尼、尼日利亚、巴西、日本、以色列等十余个国家或地区的6000名创新者,总结2019年世界科技与产业创新的成果,预测2020年最新创新趋势。
其中,“智能硬科技创新论坛”作为此次大会的一个行业垂直会场,邀请了中星微人工智能、丰年资本、线性资本、Supahands、MDT Innovations、星际荣耀、一览群智、极智嘉、中科创星、三角兽科技、闪马智能、安全派、燕缘雄芯、Energy Vault在内的十余名大咖嘉宾,就硬科技领域的前沿发展趋势、投资机会等方面展开了精彩的分享与讨论。
丰年资本合伙人赵丰发表了《资本赋能硬科技》的主题演讲,赵丰演讲的核心观点有:
(1)整体而言,与技术上的差距相比,国内企业与国际一流企业的管理运营水平差距更大。
(2)优秀的硬科技公司,其实是一个技术和管理的结合。
(3)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管理本身就是推动技术发展的最必要手段。
以下是赵丰演讲的核心内容(部分有删减)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今天有机会跟大家在这里做一个交流,也感谢主办方创造这么一个机会,让大家可以在这里汇聚一堂。我的演讲主题是资本赋能硬科技。今天来参会的观众可以分成两大群体,一部分是企业家,还有一部分是投资机构的代表。这意味着什么呢?
在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我觉得企业家和投资机构都是推动一个产业持续发展最核心的两股力量。丰年资本从成立到现在,一直把高端制造业这种硬科技作为我们核心的投入方向。
在硬科技的风口下,投资机构应该拥有什么样的使命?投资机构是不是只给企业提供资金?除了资金以外,投资机构在产业和企业的发展中,还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是我在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一个话题。
我们在过去十年的时间里接触了大量中国制造业企业。投资了许多制造业公司以后,有一个非常深刻的感受:优秀的硬科技公司,其实是技术和管理的结合。
中兴、华为事件的发生,大家感受到的是技术上的冲击。我们开始全面检索自己的技术,有很多东西自己生产不了,便严重依赖于国外欧美、日本等一些厂商。但我们想说的是,这些东西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问题。无论是从科学还是企业角度来说,你只是在研发部门或者在实验室里把它做出来。但是之后技术是否具备竞争力,是否可以大批量交付,是否在成本上、在市场经济上占据优势,更多的则依托于管理来实现。
过去十年,我们大概看了超过2千家中国的制造业企业,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各个行业里面的翘楚。会发现,所有的硬科技企业一定要有产品,没有产品就会成为皮包公司产生不了价值。因此,技术解决的是从0到1,或者0到10的过程。但管理则是从1或者从10到100的过程。当然我这里提到的管理也是广义上的管理。它包括战略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生产管理等等。
今年上半年,华为的高管和我分享了一句话,其实95%以上的管理者连小学都没有毕业。如果我们认为世界第一流的管理者、管理大师是大学或者研究生水平的话,中国95%以上的企业家在管理上连小学都还没有毕业。我觉得这个评价是非常中肯的。
2015年左右,哈佛商学院做了一个相关统计:管理质量排名靠前的10%企业,利润相比后者明显地高出很多倍,年增长速度、生产效率、研发投入和专业数量,都明显地超出了平均水平。当然,这还是一个大样本的数据。如果大家放大到头部机构,行业前3名的企业和平均水平的企业进行比较,差距则更加明显。
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管理本身就是推动技术发展的最必要手段。如果没有好的管理,就没有办法很好的组织研发团队、设立好的方向、给予足够的激励、提供高效的流程和管理制度。哪怕你是一个再聪明的天才、再聪明的管理者,企业也只会拥有10%、5%的产出。
在与已投企业进行交流的时候,我们经常说一句话,一个好的技术可能无法带来好的管理,但一个好的管理很有可能带来好的技术。
过去几年,大家对于硬科技的关注点,会放在技术上。但我们想说的是,更隐性的东西才更容易被忽略,才更容易给我们带来损失。如果我们不关注企业的管理水平,将会成为企业发展中一个巨大的障碍和问题。与英特尔、GE等世界一流的制造业企业做交流时,能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管理水平与国际一流的企业相比,至少还有20年到30年的差距。而管理上的差距绝不是我们读两本书就可以解决的,它需要长期的内化和构建,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壁垒的鸿沟。
投资机构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定位和使命,就是一定要具有对企业在管理上的系统性产业赋能能力。这是一个优秀的投资机构和普通投资机构拉开明显差距的关键点。
在这个图里面大家看到了丰年资本和丰年经营管理学院,自成立开始,就花费了很多时间去构建我们的底层投后管理能力和产业赋能能力。丰年资本通过吸收丹纳赫、GE等国际巨头理念精髓,发起成立丰年经营管理学院,服务于丰年已投企业。学院不断推出关于精益战略、精益销售、精益研发、精益供应链管理等课程,进行系统指导、深度互动与实践交流。同时丰年资本也会为已投企业提供市场开拓、人力资源整合、股权激励、品牌宣传、财务等综合性服务。
对于投资机构来说,我们认为在发掘好的技术同时,也要给企业带来全方位的赋能。只有双轮驱动,中国才能在硬科技领域,出现越来越多世界一流的企业。
谢谢大家。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