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你大妈已经不是你大妈了,你大爷还是你大爷”,这句话送给最近因“腾百万散伙”而炸锅的媒体最恰当不过了。有些事物始终处在不断的演变转型迭代之中,但总有些人,也许是别有用心,也许是思维滞后,只会用传统落后的眼光去看待和批评发展中的新生事物,但实际上,商业进化的自然规律无人能阻挡。
回应近日沸沸扬扬的“腾百万散伙”,飞凡于4日发出了官方声明,称:“实际上由于综合因素影响,三方并未实现投资性合作,上海新飞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简称‘飞凡’)完全由万达出资,腾讯和百度并未实际投入任何资金。”
这一说法澄清了腾百万的合作并非近日散伙,而是从签了战略意向协议后就未能具体落实,在笔者理解基本就是三家2014年只是眼神交流,连手都没牵起来又何提“分手”之说呢?
腾百万之间的合作,不再是当年的那个“合作”
飞凡声明中有一个信息值得注意,万达与百度、腾讯虽未就飞凡达成投资性合作,但在具体业务层面仍有大量密切合作。
在商业合作领域这就非常好理解了,就算小型公司合作起来,也要不断的沟通磨合才能找到最适合彼此的“体位”,更何况是腾讯、百度、万达三家如此量级的巨头,更会在业务定位、资源调配、权限分工、利益分配等各方面遭遇障碍,如果在战略投资层面的合作难成正果,退而求其次,选择业务层面的互惠互利可能更适合。而且考虑到飞凡目前的实体+互联网发展方向,与腾百的合作还是不要上升到战略投资层为妙。
按辩证唯物主义的原则,看待事物要动态的、与时俱进的、基于背景环境趋势的变化之下进行分析,合作这个事也要这样去理解。彼时彼刻,腾百万似乎还能基于当时的智慧生活O2O电商找到点共同的愿景目标,马云阿里为首的电商似乎还是个难以企及项背的对手。
而此时此刻,腾百万共做电商的基础早已不在,天猫京东等传统线上电商似乎也不再是王健林的飞凡所要对标的参照,当前语境的合作自然也不再是当年的那个合作了。
飞凡早已不是几年前的那个飞凡
而纵观万达从开始做电商,到试图与腾百合作,再到飞凡开放平台的打造以及如今切入实体+互联网领域,这一系列的进程凸显了一个“变”字,也正如飞凡所说“飞凡正在开辟的是一条未有前人探索过的路径,其难度与一般模式不可同日而语……有过曲折也走过弯路”,几个回合下来,飞凡自然经历过一些艰难和挫折,但飞凡的打法和招数确实逐渐明朗了,王健林所下的这盘大棋,头绪也越来越清晰。
事实上,按王健林的说法,万达电商或飞凡从一开始就不是奔着卖东西去的,在对O2O、智慧场景、体验消费等方向的探索过程中,以购物中心、生活广场、百货商超、便利店为主要场景的线下实体商业对互联网的嗷嗷待哺如饥似渴唤醒了飞凡的真正使命,正如飞凡在声明中所描述的:
飞凡正在积极推行“实体+互联网”发展模式,依托互联网技术、思维和手段,连通实体零售、商业地产、文化旅游、交通、医疗等多个业态领域,这种以智慧场景应用为主要模式,以用户全生态的智慧生活体验为核心,打造实体经济互联网化经营生态圈,为实体产业的经营者和消费者搭建的全方位开放平台。
所以在当前这个时间点,还停留在几年前对于电商格局、对于消费趋势、对于当时的合作环境的认识基础上,来评判不能说脱胎换骨但已然推陈出新的飞凡,未免有失新闻媒体的专业性和敏感度,有些贻笑大方了。
新旧电商之战,号角才刚刚吹响
与飞凡模式看似大伤元气伤痕累累的折腾来折腾去正相反,多年以来,传统线上电商的模式几乎一成不变,商业逻辑上并无创新,用烂了的造节促销也难以玩出新的花样,用户体验上很多固有的顽疾依然得不到解决,所以说,当飞凡早已不是原来的飞凡之时,电商的确还是原来那个电商。
而在今年的618,这个由京东首发创造的电商节,飞凡带领一干商业联盟伙伴兄弟也掺了一脚,代表实体+互联网阵营加入京东国美天猫苏宁的大战团,抗争传统电商只手遮天的局面,这场对抗旧电商的初战战绩并不重要,但这份勇气和决心值得叫好。
同样,在飞凡8月4日的声明中也披露了阶段性的成果数据,我倒认为数字并不重要,就飞凡目前染指的这个大摊子,短期内想做出多么华丽的数据都是虚妄,而长远来看做出天文级的业绩也不会让我吃惊。关键的是理念和模式,以及把理念贯彻到底,把模式钻研到精的决心够不够强。
在此次事件相关报道中,颇让笔者觉得可笑的是,有些媒体翻出早年间王健林和马云的对话用于嘲笑所谓腾百万的散伙和万达电商的失败,某些报道还非常不专业的拿飞凡新电商模式去和非常传统的团购O2O模式进行对比,也暴露了这类媒体对于大消费趋势的认知不清和对新思维的不了解,另一个层面的可能性是,这类媒体与阿里之类的传统电商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甚至股权投资方面的关系,在新生事物看似弱小但实则致命的模式威胁之下,受命于金主来对新模式发起舆论打击,同时极力为旧模式辩护,这也未尝可知。
正如那个经典的哲学观点:“一个新事物的诞生,必然会受到旧事物的阻挠。”笔者相信,新电商和旧电商之间的战役,这不是第一场,也绝不是最后一场。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