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工智能学习网2019-03-15 19:22:21 热度:

ARM霸权江山不保?晶心领军开源指令集RISC-V趁势而起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ARM霸权江山不保?晶心领军开源指令集RISC-V趁势而起

若把ARM譬喻成一个帝国,那现在正处於「民心思变」的革命时代,吹响革命号角的正是开源架构RISC-V,台厂晶心扮演重要角色。

 

ARM架构在手机领域市占超过99%,在调制解调器、车用讯息设备与可穿戴设备等也超过90%,其霸主地位,让软银在2016年以243亿英镑(约新台币9,963亿元)并购ARM。不过,如果把ARM譬喻成一个帝国,现正处於「民心思变」的革命时代,吹响革命号角的是开源架构RISC-V,而台厂晶心则扮演重要角色。

 

晶心是第一个采用RISC-V的主流CPU IP公司

 

晶心是台湾第一家成功商业化的处理器IP授权公司,在CPU IP全球排名第五大,在亚洲只有输给ARM。

 

晶心也是第一个采用RISC-V的主流CPU IP公司。RISC是精简指令集(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的缩写,源起1980年代,是中央处理器的一种设计架构,将电脑运算指令数量减少,让CPU架构在设计上能更为简化。代表第五代的RISC-V(读音Five),2010年起源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RISC-V的特性为,「开源免费、可模组化与指令数简洁」,被视为Intel x86架构与ARM架构之外的其他选择。

 

早有不少业者希望推出开源指令集与ARM抗衡,RISC-V并非第一,但此前以RISC为架构的Sparc、Power、MIPS等开源指令集都没能成「气候」,RISC-V热潮备受期待。

 

另一方面,中国因为中美贸易,对「自主自控」芯片有强烈需求,因此从政府到民间都对RISC-V跃跃欲试。

 

晶心抓住这股浪潮,准备趁势而起侵吞ARM版图。

 

就是要抢下ARM市占

ARM霸权江山不保?晶心领军开源指令集RISC-V趁势而起

▲晶心科技总经理林志明

谈起晶心策略,晶心科技总经理林志明很明白地说,「我们最大竞争者就是ARM,策略的目的就是要抢下ARM市占,抢回来大家一起分,因此我们着重在社群合作取得目标。」

「打造除了ARM以外的选择,一直都是晶心在做的事,以前晶心单打独斗,现在是打团体战,我们把全球生态圈,当作自己的生态圈在经营,晶心就是规格制定者,以取得更多世界级客户认可。」林志明指出。

 

晶心自有指令集架构产品,从2006年开始销售,一直到2010年每年的合约数才超过两位数,但是采用RISC-V为基础指令集的V5架构,从2017年底推出第一个新产品到2018年的授权合约就到达18份,成长力道相当惊人。

分页代码

有舍才有得:采用RISC-V,攻高阶CPU市场

 

晶心决策速度非常快。2015年底RISC-V基金会甫成立,隔年晶心就加入基金会成为创始会员,并且投入核心、编译器与软件开发开发工具的研发,而也在此时,晶心做了一个很重要的大转折:除了原有的自家架构产品AndeStar V3,也新增采用RISC-V架构的AndeStar V5。

 

AndeStar V5以RISC-V为基础架构,晶心则扮演扩充架构的角色(AndeStar V5= RISC-V + 晶心扩充指令架构)使得以开放、模组化及可扩充的RISC-V指令集正式进入主流SoC界。

 

晶心的大胆拥抱RISC-V与两者架构相近转换成本不高有关。「晶心和RISC-V两者精神上很接近,转换包袱不大。」林志明举例,以晶心的AndeStar V3来说,设计理念很接近RISC-V,因为V3允许厂商自己加指令,ARM则没有增加空间。

ARM霸权江山不保?晶心领军开源指令集RISC-V趁势而起

▲晶心的AndeStar V3设计理念很接近RISC-V。

 

不过,拥抱开源看似容易,实质不然。「采用RISC-V对晶心来说,有好有坏,但有舍才有得 。」林志明说。在坏处方面,就是低阶的CPU IP市场竞争将会愈加激烈,「架构开放后,许多小型公司都能设计,但这类公司资源有限,缩限在低阶产品,因此低阶CPU市场会变乱。」林志明指出。

 

不过对於晶心来说高阶CPU市场才是更重要的,「高阶CPU重视品质,如整合应用的系统单芯片(SoC)难度就很高,这是晶心的优势。」

 

对於价格敏感的企业来说,RISC-V的确有不小吸引力

 

ARM主要依赖Licensing(授权费)与Royalty(权利金)获利。某公司若想使用ARM架构「要付两次钱」,首先,要缴交百万美元起跳的授权费,而后芯片出货后,每颗芯片再缴交按照该价格的1%至2%不等的权利金,对新创等小公司来说是昂贵负担。

 

ARM也观察到这点,在2017年DesignStart计划中(DesignStart是ARM为嵌入式装置开发者、新创与OEM等厂商能快速获得IP而推出的计划),取消Cortex-M0和Cortex-M3的授权费,只收权利金,但若以500万个装置的开发成本来看,成本还是要约20万美元。

 

因此对於价格敏感的团队来说,RISC-V的确有不小吸引力。

 

免费的常常也是最贵的,是Risk-Free 而非 Free-RISC

 

不过,RISC-V与ARM的决胜点,不在小企业而在中大企业的态度。

 

开源的RISC-V有其魅力,但对IC设计与系统大厂来说,RISC-V生态系才刚起步,且转换架构是个麻烦事,缺乏大量稳定可靠与验证后的软件工具与开发环境,「开源不等於便宜,更不等於免费」,开发风险大。因此对於能提供完整服务的晶心来说是一大好时机。

 

一名IC设计公司主管就指出,「光是2018年度,采用晶心指令集架构的系统芯片出货量超过10亿颗,这就代表晶心技术的稳定与成熟,有办法给客户完整的解决方案。」

 

一方面,为了势力平衡,扶植ARM的竞争对手,让RISC-V兴起与ARM良性竞争,大企业也对RISC-V跃跃欲试。「大公司也大力拥抱RISC-V的原因在於,扶植ARM的对手,不让ARM一家独大,以便争取更多商业谈判空间。」业界人士观察。

 

晶心已经站在这股革命浪潮上,接下来是否真能撼动ARM帝国,备受瞩目。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