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厦门网2019-04-28 09:00:00 热度:

无人机护绿显身手 厦门市启动“呵护榕树”行动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低空喷雾 无人机护绿显身手

  市政园林部门启动“呵护榕树”行动,首次尝试启用无人机防控

  气温升高,虫类纷纷进入羽化期,园林专家教您绿植防虫办法

工作人员操控植保无人机作业。

工作人员为无人机喷药作业做准备。

  昨日上午9时许,一台拥有4个红色旋翼、携带8升药液的植保无人机在南湖公园上空“大显身手”,助力筼筜湖管理中心榕属植物朱红毛斑蛾防控工作。

  “此次喷药是朱红毛斑蛾第一代幼虫的第二轮防治,也是我们运用植保无人机进行病虫害防控的首次尝试。”筼筜湖管理中心园林景观科副科长刘文芳说。

  据市市政园林局介绍,今年的榕属植物朱红毛斑蛾专项防控攻坚战已于本月启动,我市各相关部门已经积极行动起来,正通过各种方式应对朱红毛斑蛾虫害。

  气温升高,虫类纷纷进入羽化期,家庭植物如何防虫,本报邀请专家为您解读。

  现场

  两分钟喷完一棵树 一天可喷200株至300株

  在南湖公园,测定完作业面积及最高点,工作人员将按比例调配而成的药液装箱。只见“飞手”在专用A2手机上轻轻一点,无人机便“嗡嗡嗡”缓缓上升,按照设定好的时间、路线,进行全方位、精准的盘旋式喷药作业。

  现场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看,出于药液对人体会有一定影响的考虑,管理方提醒市民不要在作业区域多做逗留。

  “榕树冠幅10米-12米,一棵树约花费2分钟即可完成喷药,一天可喷200株-300株。”现场工作人员说,植保无人机单机单日作业面积可达100亩-200亩,作业效率远远高于人工喷雾和常规大型施药器械。飞防助剂可以解决药液漂移和蒸腾的问题,下压风场确保药液均匀散布。用药成本也大幅度减少,最佳效果能减少30%以上的用药,也减少环境污染。

  “最大的目的就是高效作业及给药到位,精准防治。”筼筜湖管理中心园林景观科副科长刘文芳说,辖区范围的榕属植物较为高大,树高6米-10米,冠幅10米-15米,以往主要采取人工喷药作业方式,存在顶部难以给药到位的问题。且朱红毛斑蛾幼虫一般先取食顶端嫩叶,植物顶部受害较为严重,植保无人机的低空低量雾化喷洒能有效解决该问题。

垂榕被啃噬后的叶片。

  防治

  叶片上有被啃噬痕迹 开展虫害普查并喷药

  在白鹭洲公园中公园,市绿化管理中心病虫害防治科高级工程师佘震加指着一棵垂榕介绍:“你看这棵,就像人的‘地中海’发型一样,顶部已经开始秃了。”工人将垂榕的病枝锯下来后,记者看到,枝条上的叶片所剩不多,在一些仅存的叶片上,有明显被虫子啃噬的痕迹。

  佘震加说,这就是朱红毛斑蛾酿成的后果,若不及时消杀,虫子的繁衍速度非常快,接下来会把叶片逐渐吃光。久而久之,树木失去叶片,无法进行光合作用,直接导致死亡。

  记者了解到,相关部门已经采取积极措施来应对朱红毛斑蛾虫害。上个月,市绿化管理中心已启动了自管道路范围的榕属植物(小叶榕、垂榕、高山榕)普查与受害情况调查。市公路局也在本月开展预防性喷药工作,全面开展榕属植物朱红毛斑蛾专项防控工作。白鹭洲建设开发公司召开专门会议,请市绿化管理中心相关专家为一线园林绿化工人专题授课,讲解朱红毛斑蛾防控相关技巧。

  近日,市市政园林局组织召开朱红毛斑蛾防控工作会议,拟于6月、9月、12月组织专家对各相关单位防控责任落实与现场防控情况进行专项考评,考评情况将纳入年度市级园林绿化考核分数参考指标中。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