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22日晚,在澳珠烟花汇演现场,600架无人机组成的酷炫场景让人惊叹不已。它们时而排成澳门大三巴牌坊、港珠澳大桥等图案,时而绘制“澳珠一家亲”“20”等字样,形式新颖,夺目耀眼,表达了澳珠两地相亲相连的美好寓意。
为了揭秘烟花汇演的幕后故事,22日下午,南方+记者来到横琴金融岛附近的无人机编队表演场地提前探营。14时左右,工作人员正将600架无人机整齐摆放在草地上,做最后的信号检测工作,等待在预定的时刻起飞翱翔。
数百架无人机齐齐上阵,复杂多变的轨迹设计,如何确保每一架无人机均在无干扰的状态下顺利完成动作?此次表演与以往相比有哪些特别之处?带着问题,记者采访了无人机表演团队深圳大漠大智控技术有限公司。
这是一家来自深圳的技术公司,注册成立于2016年,无人机编队表演是其主营业务之一。记者一问才发现,大漠大团队不仅曾在2018年的澳门光影节上精彩亮相,今年3月还参加了珠海建市40周年表演,已经创下了2000多场正式商业表演零失误的记录。
记者了解到,为了在澳珠烟花汇演上近8分钟的表演,大漠大团队已经连续准备了1个多月。现场,无人机编队组成的“澳珠一家亲”字样,高达200米,宽达550米。该公司负责人刘汉斌表示,与以往相比,此次编队飞行规模更大,且首次在澳珠边境线上表演,“面临着不小的难题,也是一次新的突破。”
首当其冲的就是信号。保证无人机的精准定位,抗信号干扰,是确保表演顺利执行的关键。烟花汇演当晚,除了无人机,还有负责燃放烟花的大型泊船、无人船等,信号可能会互相干扰。“一旦信号被影响,飞机可能飞不起来,也可能飞到空中图案乱了,不整齐。”团队的年轻骨干覃海群说。
覃海群介绍,除了编队本身经过数千小时的测试、上万架次的起落,演出前半天,在场所有表演团队还提前打开了全部设备,接受专业信号检测,以确保互不冲突干扰。
而对于大漠大团队来说,另一大难点则在于与珠澳两地多部门的配合协调。作为首次珠澳两地的联合烟花汇演,这次演出被寄予很高的期待,要付出的时间和努力也是双倍的。
此外,在准备期间,团队一直密切关注珠海的天气情况。无人机受天气影响很大,下雨天或者风速大于7米/秒,飞行就会相当困难。而好在演出当晚“天公作美”,无风无雨,给大漠大的飞行表演营造了适宜的天气,它们的出现也给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记者】刘艳婷 蒋欣陈 刘梓欣
【摄影】关铭荣 钱文攀
【作者】 刘艳婷;关铭荣;钱文攀;蒋欣陈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