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叙利亚战争中俄罗斯确实已经采用了无人机,机器人也用上了。
当然,俄罗斯采用的无人机,一般不是用于直接攻击,而是用于侦察、校正,即放出无人机,对复杂街区的敌情进行探测。通过无人机把情况摸清楚之后,再集中主力部队的火力发动猛攻。侦察过程中,即使无人机被击落了,也比士兵损伤要强。
之所以采用这种模式,是因为现在无人机发动攻击的军事技术本身并不成熟。不管是俄罗斯还是美国,又或者是其他大国,无人机本身携带武装进行袭击都还处在试验范围。尤其无人机原本体积小,动力较弱。给它装上武器,太大了则影响机动力和隐蔽性,太小了威力又不足。看起来最适宜的攻击模式是自杀性攻击,但叙利亚叛军那点目标,用自杀无人机简直嫌浪费。
再则,叙利亚战场上本来俄军火力就占绝对优势,双方不但在火力的猛烈程度上天壤之别,而且火力的延伸范围差别也极大。俄罗斯军队从几十公里外都可以开火,而叛军的有效射程只有几百米。对俄军来说,只要无人机能够进行信息定位,我立马天上地上的火力一顿猛砸过来,哪里需要费劲搞无人机火力呢?
相反,倒是叛军,靠他们手中的枪械和RPG很难威胁到俄军,所以才放出无人机进行自杀性攻击。当然从现在的战例来看,战果也并不好——毕竟连俄军都没啥像样的攻击无人机,叛军更别说了。只能说勉强算一种还击手段吧。
不过,俄罗斯虽然没怎么用无人机直接攻击,但其他无人武器,尤其是无人的装甲车和自行火炮可用得不少。在叙利亚战场,俄罗斯测试了人工智能作战平台的全面应用。
比如2015年某日,俄罗斯军队向某区域盘踞的200名武装分子发动了一次进攻。主力就是由“机器人军团”担负的。其中,“仙女座”-D自动化指挥平台和数据链系统进行作战的协调,参加战斗的则包括总共不超过10台“平台”-M地面作战机器人和“阿尔戈”机器人,另有3辆“洋槐”自动火炮和3架无人机。
战斗中,俄军先派出无人机升空检测战场情报,由自动火炮进行火力准备。在火力准备的同时,机器人的操作员根据情报,操作战斗机器人抵近武装分子据点100~120米,使用机枪和反坦克导弹进行攻击,如果遇上硬骨头,则根据无人机和机器人的情报,用重型自行火炮拔出钉子。叙利亚政府军的步兵则在战斗机器人身后150~200米的安全距离上,对残余的武装分子进行清扫。对于武装分子而言,看着庞大的战车机器人毫无畏惧一路冲到眼前,还伴随着定点清除的重型火力,这是很令人震撼崩溃的。这种先进战术使得俄叙联军仅仅20分钟就歼灭70名武装分子,而己方只有三四人受伤。剩余的武装分子很快狼狈而逃。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