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十.一期间,全国多地以无人机编队形式表白祖国,#无人机编队数万架次起飞献礼#视频更是登上网站热门:
【700架无人机点亮南京夜空】
【长沙县400架无人机“点燃”星沙之夜】
【首届明湖文化体育嘉年华激情上演】
【黄埔700架无人机表演!】
【天津上演无人机编队灯光秀献礼】
【300架无人机拼出“爱我中华” 点亮合肥夜空表白祖国】1
【鄂尔多斯为祖国绽放!】
无论是十.一还是春节,也许就在某个城市广场上的你,一抬头,可能首先就会发出“无人机表演技术这么牛了?可以摆出这么多新造型”的感叹:
当然,也有例外。这效果怎么跟word文档里的土味艺术字有异曲同工之妙?
无人机的热浪,走在时尚前沿的明星演唱会自然不会错过。看起来,是比眼花缭乱的灯光效果“高大上”了:
今后,跟爱人告个白、给亲友庆生,过去的老套路都可以放弃了,用无人飞机啊,这效果……
这是丘比特之箭,还是复仇之箭?
无人机图案怎么做到的?
两年的无人机,仅仅是在空中停留,点亮了几盏灯。
现在无论是无人机编队的图案设计,还是在空中停留的精准度与稳定性,都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无人机发展如此之快,究竟靠是什么?
对一场无人机表演好坏与否的评判,取决于空中图案的清晰度和实物还原度,这一点对应的最关键技术之一,便是“高精度定位”。
除了要保证每架无人机定位和移动速度可以精准控制,还必须让前者在10毫秒内跟灯光控制产生的误差进行同步,才能表现出“翱翔”这个动作。
表演现场需要多少飞手?
因为对于无人机灯光秀的表演舰队来说,起到“领导统筹”作用的早已不是飞手,而是“集群控制系统”。
几百架无人机,靠人的话就惨了。
现在是通过一台地面群控计算机,相当于大脑,通过自建的机器人专网对空中所有无人机进行指挥。
把控场权交给机器,在很多工程师眼里,比人来得可靠。
但是,要做好这台机器,考验的却是背后人类群体的系统工程能力。
在面对复杂的环境时,还需准备无数个应急预案来应对突发情况。
我们有理由相信,有了5G后,无人机的发挥空间到底会有多大,这绝不是多几个复杂的3D造型这么简单,说不定会革新整个无人机产业。
包括不局限于修路、捐款等公益,还有灯光秀、地铁灯牌和大屏应援等。
问题来了:无人机这样快速发展下去,那些靠节假日赚钱的烟花市场,会不会受到冲击?
是的,总会有一些旧东西,会不知不觉被技术给替代掉。
人,或许也一样。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