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叙利亚通讯社报道,近日叙政府军在叙利亚西南部的杰贝勒·谢赫地区上空,拦截并击落了一架“特殊”无人机。它的特殊之处并不在于机型或产地,而是这架无人机所搭载的武器,恰恰就是目前国际普遍禁用的集束炸弹。
众所周知,集束炸弹又称“子母弹”,它是将几十枚,甚至数百枚小型炸弹集中在一个弹体中,投放后在空中分解并散布到广泛的区域内,不仅威力大,而且未爆弹头给该区域带来的安全隐患也非常高。
比如据国际红十字会在日内瓦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显示,从1965年至今,全球共有4亿多颗集束炸弹使用在了不同国家,而它们其中竟然有30%都未爆炸,因此这些散布较广的子弹头,就像地雷一样给该地区平民造成了巨大的人身安全威胁。
另外,因为集束炸弹的杀伤面积太广,所以其误伤率也非常高,据说美军在越南以及伊拉克曾大面积使用过的集束炸弹,在击毁目标的同时,往往也会造成大量的无辜百姓伤亡。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2008年5月30日,全球就有111个国家在柏林签署了《集束炸弹公约》。该条约规定:所有签约国不仅要在8年内销毁所有集束炸弹,而且还要禁止签约国继续生产并使用这种武器。
不过有意思的是,目前全世界仍有7个国家未签署该条约,其中包括美国、俄罗斯、中国、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和巴西。但如今在叙利亚发现的集束炸弹,来自哪里却不得而知。
那么话说回来,本次被叙军发现的集束炸弹到底来自哪个国家呢?其实,由于本次无人机袭击的目标是叙政府军,因此多数人都会认为该集束炸弹必定来自美国或以色列等西方国家,比如叙军特种勤务部队在拆除该炸弹的同时,叙情报机构也发布消息称,他们在周边地区发现了一座小型军火库,其中存储有用以色列技术生产的大量武器装备和弹药。借此就可以看出,叙军似乎已经确定了该国际禁用武器的来源国。
然而,事实却不一定如此。比如去年外媒有一段报道,大概意思是说中东战场上出现了一种用火箭弹改造的特殊小型集束炸弹。一发这样的火箭弹中包含35颗子弹药,而每个子弹药中又有1400枚钢珠,如果将火箭弹拆开,非法武装马上就可以拿到35颗集束炸弹,随随便便就可以挂在无人机上使用。
综上,一般集束炸弹都重达几十,甚至数百公斤,普通无人机根本无力挂载。更何况非法武装改装的简陋型无人机,它的载荷最多也就几公斤左右,如果要悬挂制式集束炸弹肯定是很困难的。
因此,叙军发现的小型集束炸弹很有可能是改造而来。总之,虽说无人机出现在叙西南部靠近以色列,但集束炸弹来自哪里还真不好说。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