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滨州传媒网2019-08-01 07:20:00 热度:

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红外测温、激光炮……国网滨州供电公司科技保电助推用户供电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七月下旬,正是一年之中最炎热的时候——“三伏天”。制冷负荷大幅增长,加上工商业用电负荷持续的上升,此时,正是夏季用电高峰。

  为了满足全市的用电需求,国网滨州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在各个环节迎战“烤验”。不同以往的是,近几年,国网滨州供电公司科技保电升级,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红外测温、激光炮等高科技设备,节省人力、时间的同时,提高了近百倍的工作效率。

巡检机器人、带电检测电网检测更深度更节省时间

  7月26日,在220千伏郭集站,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设备检修,“正如汽车需要定期检测、保养、维修一样,变电站内的电力设备也需要定期检测、维护。”国网滨州公司变电检修室主管李勇说,不同以往,带电检测技术能够在用户毫无感知的情况下对电力设备进行体检,提前发现设备缺陷、隐患,带电检测技术主要有红外测温、局放测试以及暂态地电压测试。

  李勇说,其中,红外测温技术应用范围最广,但同时对环境要求也最苛刻,为避免太阳热辐射和光照影响设备的实际温度,要求在日落两小时后才能进行,“红外测温技术就如同医生检测体温,看看电力设备是否有“发烧”的现象,倘若设备“发烧”,就要为其开具处方退烧。”

  “局放测试通过传感器将设备内部的情况以电信号、声信号的形式显示在屏幕上,检查设备是否存在异常。”李勇告诉记者,像郭集站220kV变电站,他们进行一次带电检测可能需要2-3个小时的时间,检测人员每晚能连续检测2-3座变电站,检测完成后进行数据的整理,“以前,没有该技术的时候,一个变电站就要检查一个通宵,检查项目还没有带电检测的多,很多机器内部的问题不能检索到。”

  此外,智能巡检机器人作为无人值守站新型技术检测手段,实现对室内设备全方位、全自主智能巡检和实时监控。机器人与本地监控后台进行双向信息交互,具有通信告警、巡检任务模式设置、电子地图、各类报表等完备功能。

  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国网滨州供电公司利用智能机器人巡检并结合人工巡视、带电检测等技术手段,开展远程巡视、定时巡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无人机巡线、激光炮除异物提高百倍工作效率

  另一边,国网滨州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专责刘延清和同事在110千伏郭秦线进行无人机巡视和激光炮除异物消缺工作。

  刘延清在2012年参加工作,刚入职时,他负责巡线工作,“那时候巡线的时候只能徒步去检查,碰到高压杆上有垃圾袋等异物的时候,就爬杆上去清理。”刘延清说,近几年,配备了无人机和激光炮,“现在巡视的时候,无人机飞上去一看,就能发现有没有问题了。”

  “以前人工巡视的时候,一天巡视5-6公里左右,现在几个小时就能完成之前的工作。”刘延清告诉记者,激光炮在巡视过程当中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像电线或者高压杆上,经常会有垃圾袋和轻便衣物,利用激光炮能快速将导线上悬挂的异物燃烧消除,还不损坏导线。”

  此外,红外测温装置可及时对高负荷线路线夹处进行测温,“三维拓扑成像装置能扫描线路通道形成三维模型。”刘延清说,无人机巡视、激光炮排除异物等高科技措施,为工作人员提高了上百倍的效率。

电网负荷激增多举措保用户供电

  国网滨州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主任杜明田介绍,入夏以来,滨州市用电量激增,也带来较大的空调负荷,滨州电网网供负荷达356.5万千瓦,同比增长8%,供电量达到6968万千瓦时,均两次刷新历史记录。“从整个山东电网看,迎峰度夏期间全省用电负荷也增长很快,预计今夏省网供电缺口约300—500万千瓦。”

  对此,将加强电网运维管理,今年完成441项春季检修工作,投产6项迎峰度夏专项工程,完成10座变电站扩建和主变增容。此外,开展夏季电网应急处置演练,抢修人员24小时待命,第一时间消除设备故障。

  市政服务大厅电力窗口工作人员姜士凤介绍,他们窗口实行“一窗受理”,对办理业务客户实行容缺“一证受理”,高、低压申请资料精简至3件、2件,办电环节压减至4个(3个)、2个,高、低压报装电网环节办理时长压至11个和3个工作日以内。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