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23-01-02 00:32:34 热度:

数博会二十四论:大数据加持,“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环球网科技 记者 张之颖】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华为云...,各家企业级云平台风起云涌,UCloud近年在不断的积累中异军突起,成为难得从小型创业公司起家,今天却能和大厂一决胜负的云计算企业。

根据UCloud的数据显示,服务的客户已超过五万家,产值超过1000亿,企业规模扩增达600位员工。现在,UCloud将如何继续前进?如何在竞争激烈的云市场走出一条更宽广的路?UCloud互动娱乐事业部总经理杨镭接受了环球网的采访,对云平台的市场现状与未来策略,以及海外布局战略做了分享。

UCloud成立于2012年,是国内最早一批投身云计算行业的自研云服务商,其在2016年拆除VIE架构之后,UCloud已成为一家纯内资大型云计算公司。此前,曾有DCM、贝塔斯曼、君联资本、光信资本、国开开元投资过UCloud。截至目前,UCloud已成为国内融资总额最高的云计算公司。

上周,UCloud CEO季昕华在TIC2017大会上,宣布公司获得9.6亿元人民币D轮融资。这是继2015年UCloud获得近1亿美金C轮融资后,再次获得资本市场青睐,投资方为元禾控股和中金甲子。

UCloud在韩国、中国台湾推出数据中心

UCloud自称是继阿里云、腾讯云之后的第三大公有云平台。面对BAT来势汹汹,UCloud奋力摸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杨镭接受环球网专访时表示,如果仔细观察,在海外布局上,会发现UCloud在海外数据中心节点的建设,有自己的一套思路。举例来说,其他厂商的海外布局,需要去配合集团整体的海外战略;但是UCloud基于对垂直行业的深刻理解,能够高效协调公司核心资源满足客户需求。

“因为发现中国互联网企业在台湾、韩国市场发展很迅速,韩国对网络的质量要求非常高,没有韩国节点的时候,只用香港、日本等节点来覆盖韩国用户,当时韩国用户对应用体验的反馈很强烈,所以我们在2017年1月份于韩国、台湾推出了数据中心。”杨镭说:“这个是阿里、腾讯没有做的。”

“依据垂直行业的发展趋势来迅速匹配核心资源,这是UCloud的独特优势。”杨镭说。

UCloud海外布局的思路,游戏解决方案中,也能一探端倪。UCloud高级副总裁陈晓建表示:“在全球服解决方案上,最多的客户是游戏厂商。而游戏厂商的普遍需求就是要出海,东南亚、北美、欧洲,都是他们的拓展市场,这也是为什么UCloud选择在东南亚、北美、欧洲建立数据中心。”

善用中国技术优势

杨镭称,目前,UCloud第一步将先满足中国企业出海的需求,关注中国公司在亚太的业务走向,把这部分扎扎实实做好,积累更多经验。另外,也会分出一部分的精力和当地本土的公司探讨其他合作可能性。 杨镭计划本月将拜访台湾的本土企业。

“从我个人来说,我还是比较看好中国目前互联网公司的发展速度,很多应用实际上已经比台湾、韩国更好,比如说移动支付的普及。我们一般到国外会发现很不方便,电子支付都不能使用。”

在杨镭眼中,云计算市场也是一样的光景。他提及,UCloud一位游戏客户之前在韩国使用当地IDC供应商的服务,遇到很多故障问题,产品不稳定。“那时候他们想转到UCloud,但是当时UCloud在韩国没有节点,只好先帮他做解决方案,当UCloud韩国节点一建设完毕,他把所有的业务都迁过来了。”

“当我们克服了语言、沟通方式、商务合作的障碍以后,我们的产品从目前我们客户对我们反馈的质量和情况看,其实还是比较有优势的。在2017年、2018年,我们会去探索更多的方向。”杨镭说。

在TIC2017大会上,除了公布融资信息之外,UCloud针对行业的特点重磅推出十个解决方案,宣告了该公司未来的业务方向,是大会另一大重点。

陈晓建表示,UCloud去年做了较大的架构调整,明确了现在的重点行业,战略重点包括:金融行业、大文娱行业、电商行业、直播多媒体行业,还有传统企业。 面对不断发展的公有云,陈晓建用“盖房子”做了有趣的比喻,他认为,“目前公有云的整体发展阶段,可能是简单的、标准的毛坯房建设。”在Iaas层面,中国的公有云厂商,包括像UCloud和其他友商,在功能的完整性、稳定性方面,已经达到了比较成熟的程度。”陈晓建认为,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是要打造针对各个行业的解决方案。而提供更多的定制化解决方案,是云服务的必然趋势。

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